2015-2016学年重庆市彭水县高谷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20分
1.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立时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殷”字吉利
3.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4.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5.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6.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严酷刑罚
7.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
①灵渠
②都江堰
③郑国渠
④白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10.假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食
11.下列不属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原因的是( )
A.“卧薪尝胆”积蓄力量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D.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一个大国
12.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 )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C.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夏朝
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13.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在秦朝,中央负责反腐倡廉、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14.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15.第三届炎黄文化周的主题是“生态黄河、炎黄家园”。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中华民族的祖先
16.以下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用石镰、石刀收割庄稼
B.种植粟
C.建造房屋
D.种植水稻
1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8.除了战争外,下列事件中成为战国纷争重要内容的是( )
A.定期朝拜周天子
B.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扰
C.合纵和连横
D.争夺霸主地位
19.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
20.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二、填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21.在图中长方框中,填写我国早期人类的名称。
(1)A
B
C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三、材料题(材料一8分,材料二6分)
22.下面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一幅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请你仔细研究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上的春秋五霸与我们所讲的五位霸主有所区别,请你说出你学习到的春秋五霸的五位霸主都分别是谁?
①
②
③
④
⑤
(2)图示上有四个著名的战役,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与这些战役相关的成语。(至少3个)
①
②
③ 。
23.“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诗经》请回答:
(1)上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诸侯国国君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至少3点)
(3)这种制度在秦朝时被哪一种制度所代替?
四.简答题.
24.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扫六合,和商鞅变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试说出至少三条商鞅变法的内容。
(2)商鞅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意义。
(4)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彭水县高谷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20分
1.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农耕文明.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蔬菜,还从事渔猎,已经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会制作彩陶.
故选C.
2.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立时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殷”字吉利
【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都到殷.
【解答】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因此商朝又称殷朝.
故选C.
3.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分析】本题考查了《封神演义》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干给出的《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发生在商末周初.《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
故选C.
4.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解答】A.孙武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B.孙膑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C.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曾统帅大军“西并巴、蜀”.
D.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故选B.
5.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C.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解答】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
故选A.
6.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严酷刑罚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焚书坑儒.
【解答】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因而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是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领域的集中表现;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经济领域的集中表现;严酷刑罚是秦始皇的暴政的体现.
故选C.
7.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
①灵渠
②都江堰
③郑国渠
④白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
【解答】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选B.
8.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B.
9.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
【解答】秦统一后,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因此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是小篆.
故选C.
10.假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食
【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点.
【解答】选项ABD都反映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C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于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子.
故选C.
11.下列不属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原因的是( )
A.“卧薪尝胆”积蓄力量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D.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一个大国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
【解答】选项BDC都是齐桓公称霸的原因.A、“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发生于吴越争霸中.
故选A.
12.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 )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C.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夏朝
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考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启继承父位.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B.
13.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在秦朝,中央负责反腐倡廉、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解答】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故秦朝在中央负责反腐倡廉、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故选C.
14.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考点】北京人.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故选B.
15.第三届炎黄文化周的主题是“生态黄河、炎黄家园”。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中华民族的祖先
【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炎帝和黄帝,要把握华夏族的形成.
【解答】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以后,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故选D.
16.以下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用石镰、石刀收割庄稼
B.种植粟
C.建造房屋
D.种植水稻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解答】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
故选D.
1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考点】春秋五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
【解答】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故选B.
18.除了战争外,下列事件中成为战国纷争重要内容的是( )
A.定期朝拜周天子
B.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扰
C.合纵和连横
D.争夺霸主地位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史实.
【解答】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胜利者成为霸主.A、D错误.战国的纷争主要是各诸侯国的争霸战争,B不符合史实.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故选C.
19.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三家分晋.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
故选B.
20.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解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有规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所以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故选C.
二、填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21.在图中长方框中,填写我国早期人类的名称。
(1)A
B
C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考点】北京人;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山顶洞人.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元谋人.
【解答】(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答案为:
(1)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
(2)元谋人.
三、材料题(材料一8分,材料二6分)
22.下面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一幅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请你仔细研究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上的春秋五霸与我们所讲的五位霸主有所区别,请你说出你学习到的春秋五霸的五位霸主都分别是谁?
①
②
③
④
⑤
(2)图示上有四个著名的战役,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与这些战役相关的成语。(至少3个)
①
②
③ 。
【考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五霸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的知识点.
【解答】(1)读题干中的《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可知,《春秋战国知识的系统图表》所指的春秋五霸的霸主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我们学习到的春秋五霸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退避三舍”出自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纸上谈兵”出自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的是齐魏之间的桂陵之战.
故答案为:
(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围魏救赵.
23.“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诗经》请回答:
(1)上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诸侯国国君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至少3点)
(3)这种制度在秦朝时被哪一种制度所代替?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内容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知识点.
【解答】(1)有材料“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知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历史.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更好地控制全国的广大地区,实行了分封制.
(2)西周分封制中,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必须定期朝见周王,贡献财宝和土特产,服从周王调遣等.
(3)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为更好地控制全国广大地区,便于周王的统治.
(2)定期朝见周王,贡献财宝和土特产,服从周王调遣.
(3)郡县制.
四.简答题.
24.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扫六合,和商鞅变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试说出至少三条商鞅变法的内容。
(2)商鞅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意义。
(4)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考点】商鞅变法;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解答】(1)公元前356年,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其主要措施包括: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基础.
(2)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灭六国以后,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将钱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故答案为:
(1)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2)通过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大大提高.
(3)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2016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