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4)(沪教版高三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4)(沪教版高三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4-22 18: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1(4)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截面
上海市南洋中学 马亚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作图.在上一节证明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能灵活运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进行作图,作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证明的过程.
作图重点利用是公理2,公理说明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就交于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来解决和画出面与面的交线.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利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作图,画面与面的交线或截面.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授新课
例1 已知:,画出过A、B、C三点的平面的交线
解:
分析:
练习:
1) 画出过画出过A、B、C三点的平面的交线
2) 画出过画出过A、B、C三点的平面M与的交线
例2 如图,P、Q、R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AD、BC上的点,且PQ与BD不平行,画出平面PQR与平面BCD的交线.
例3 在长方体中,画出
1) 平面的交线
2) 平面的交线
分析:
1) OD即为平面的交线
2) EF即为平面的交线
例4 在正方体ABCD—A’B’C’D’中的棱A’B’,BB’,D’C’分别有三点.
1) M、P、N过三点作截面,确定其与各平面的交线;
2) 正方体中,画出过其中三条棱的重点P、Q、R的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
例5、M、N、P分别为C’D,AD,CC’的中点.
1) 过MNP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画出截面;
2) 计算截面的周长.
1)
截面为MGNFE即为所求
2)
(二)课堂小结
作图主要是利用是公理2,①确定两个平面的交线,即先找两个平面的两个公共点,再作连线.②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两平面只要有一个公共点即可.③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平面的公共直线,则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
(三)布置作业
补充作业
1、画出过已知三点M、N、P的截面
2、如图所示过,正方体,E,F为AD、AB上的中点
(1)求作正方体的对角线与截面的交点
(2)能分析这个截面的有关性质、结论吗?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复习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概念导入,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讲解,作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证明的过程,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的实际应用.
复习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例题解析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C
A
B
l
D
A
B
C
B
C
A
B
C
D
P
Q
R
O
A
B
C
D
E
F
A
B
C
D
O
G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