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高邮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3 09: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九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栖息(qī)
沉淀(dìng)
撷取(jié)
卷帙浩繁(zhì)
B.狭隘(ài)
蒌蒿(hāo)
分泌(mì)
侃侃而谈(kǎn)
C.栅栏(zhà)
狡黠(jié)
翌日(yì)
受益匪浅(fēi)
D.负荷(hé)
跌宕(dàng)
山岚(lán)
毛骨悚然(s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在这次考试中,他受到了沉重打击,便开始妄自菲薄自己了。
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
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五颜六色
爱国情怀
冰天雪地
锻炼身体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
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吴均,南宋文学家,《与朱元思书》一文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C.“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D.范仲淹,唐代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表格内,4分)
经lún世务
忧chán畏讥
社jì
日cù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⑴且壮士不死即已,

!
⑵芳草鲜美,

⑶浮光跃金,

⑷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⑸《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运用侧面描写反衬江水清澈的是


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先生奚用相济⑤ ”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 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12.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13.【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6.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3分)
17.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4)
(三)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③梅花为寒所勒
④山岚设色之妙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
②歌吹为风
2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③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21.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四)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殚其地之出(

③犯寒暑(

④又安敢毒耶(

23.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5.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原句:蒋氏
乡邻
作用:
三、作文(60+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的山是美丽的,远方的海也是美丽的。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总觉得斑斓的远方,才是最精彩的去处。然而又有谁知道,自己脚下那一小块驻足之地,才是最稳实可靠的地方啊!它能磨砺你的思想,敏锐你的目光,坚定你起步的脚板,充实你背负的行囊……
请以“我从脚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
5
九年级语文答案
一、1、B
2、D
3、A
4、C
5、C
6、略
7、略
二、(一)8.(2分)A.会:适逢,恰巧遇到。 B.唱:同“倡”,倡导。 C.谓:告诉;对……说。 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9.(2分)D 10.(2分)(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11.(2分)第一件事:鱼腹藏书(置书鱼腹)
第二件事:篝火狐鸣
12.(2分)C 13.(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二)、14.(4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比(各1分)
  15.(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16.(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17.(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三)、18.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
19.C
20.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③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1.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四)、22.①使……活下去
②用完
③冒着
④怨恨
23.D
24.①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②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25.第一组:蒋氏:吾以捕蛇独存
乡邻:非死则徙而
第二组:蒋氏:弛然而卧乡邻: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蒋氏: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③衬托赋敛之毒。④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