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12 15: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二年级十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回答1-2题。

  乙
1.甲岛位于乙岛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岛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3-4题。
3.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读下图(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5~6题。
5、与该省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重庆相接
B.其邻国有印度、缅甸、老挝
C.少数民族个数众多
D.省会为贵阳
6、有关该省自然地理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能资源丰富
②多地质灾害
③全境位于高原上
④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⑤物种资源很丰富
⑥喀斯特地貌发育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右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完成7-9题。
7.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8.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9.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
11.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
A.A—B—F—E
B.P—J—F—D
C.A—G—F—D
D.D—E—L—M
读我国某内陆河相关资料,完成12-14题。
时段(年)
流域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亿
m3)
干流流量(亿
m3)
1956-1959
308.1
56.2
1960-1969
309.1
53.2
1970-1979
321.6
43.8
1980-1989
307.1
44.8
1990-1994
324.4
39.4
不同年份干流各河段耗水情况
12.1956-1994年该河干流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持续变小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大
D.总体趋势变小
13.影响该河干流流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量减少
B.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C.跨流域调水
D.支流区灌溉用水增加
14.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耗水量总体趋少
B.中游地区耗水量大幅增加
C.下游地区沙漠现象加剧
D.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率较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15-16题。




15.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
A.③①④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6.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据此回答17-19题。
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长度(km)
流域面积(万km2)
流域平均年径流量(亿m3)
海河
1090
26.34
228
珠江
2214
45.4
3360
17.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
A.降水量
B.地形
C.人口密度
D.行政区划
18.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
A.气候大陆性较强
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19.20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内出现众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
①保障城乡用水 ②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 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课外调查得到某一河流各月平均径流数据,绘制成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自内向外增大)。据此完成20-21题。
20.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年有两次汛期,汛期时间长
B.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C.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
D.水位不稳,季节变化大
21.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B.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C.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D.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22.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
读“我国2012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回答24~25题。
24.
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A.气温最低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25.
据图说明(  )
A.全国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C.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
℃等。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简述中国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征。(4分)
(2)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原因。(4分)
27.读下图,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陕西南部地区图
材料二:关中地区地形图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特征及分析原因。(8分)
(2)分析并比较图中河流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8分)
描述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图7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
(1)简述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8分)
(2)分析成都1月均温较武汉、上海偏高的原因。(4分)
图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