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课标内容:(1)简述九一八事迹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批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讨论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过程等问题,学生培养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思考讨论“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从而学会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九一八事就业兵团日本侵华的史实和蒋介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理解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会运用历史眼光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教学用具:
PPT课件
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问题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歌曲《松花江上》或抗日战争的相关电影电视剧、钓鱼岛问题等导入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
1、九一八事变:学生带着问题“什么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图片,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回答问题。
2、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三省的沦陷设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展示相关史料、图片等。)学生思考、讨论,发表看法。
3、伪满洲国的成立:学生看书,了解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进一步侵略,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进入第二目学习。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问: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原因及表现各是有哪些?
学生看教材,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思考回答。学生讲这一时期的抗日故事。教师补充讲解,展示板书。1、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1)一二八事变
(2)华北事变2、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表现
(1)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2)一二九运动
(3)社会各界支援抗战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
进入第三目知识的学习。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学生根据本课前面所学知识及本目知识,思考回答。
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放西安事变的相关视频,学生看后简述西安事变的经过。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问: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会有哪些政治力量关注西安事变,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会是什么?学生分组看书、讨论,然后选派代表汇报本组意见。教师展示相关补充史料,使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进一步理解:在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通过学习,学生会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伟大的党。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小结]
结合本课知识要点简图,以师生互动方式进行小结。[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2、预习第16课。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