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复习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
A.停滞(zhì) 虚拟(lǐ) 崎岖(qū) 不堪设想(shèn)
B.速凝(níng) 饴糖(yí) 忏悔(qiān) 梦寐以求(mèi)
C.痊愈(quán) 蚜卵(1ǎn) 安逸(yì) 核糖核酸(hé)
D.渗透(shèn) 汁液(zhī) 阐述(chǎn) 诚言不谬(miù)
2.下列关于资料积累的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2分)
A.搜集——筛选——贮存——编序——提取 B.搜集——贮存——筛选——编序——提取
C.搜集——筛选——贮存——提取——编序 D.搜集——贮存——筛选——提取——编序
3.根据下列提示语得到的结论是( )。(2分)
视觉、听觉 高度逼真 交互作用 电子计算技术
A.机器人 B.虚拟现实 C.触觉感应器 D.传感设备
4.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摘自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22日听取关于价格与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
B.《神奇的纳米》一文在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前描写想象中的外科手术情况,是为了向人们说明未来的外科手术是无血的手术。
C.《思想的声音》写了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中国青年的寄语,他们的演讲各有特色,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D.《甘露的秘密》一文主要说明蚜虫的危害。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B.他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C.北京的秋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要认真努力提高语文能力,学好语文基础知识
6.口语交际:假如有人练法轮功,你怎么劝他别练法轮功 (2分)
7.下列选项中,与原文文意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你相信吗 地球人类每秒钟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700吨!每年有230亿吨。它们直接影响到全球 气候的变化导致气候变暖。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中95%以上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的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比为l:0.8:O.6。因此,如多用石油、天然气而少用煤炭就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但是石油、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容易做到这一点,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多用石油、天然气往往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这个损失获得了环境上的收益,但收益是全世界的,损失却由一个国家来承担。这既不公平,对某些国家来讲也难以承受。并且,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只是延缓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替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A.之所以要调整能源结构,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提倡多用石油、天然气,少用煤炭,可以有效缓解二氧化碳的排放。
C.由于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往往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尽管对环保有利,但人们却难以承受
D.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8.综合性学习:(2分)
海洋是生命的来源,但人类一方面探索海洋的奥秘,另一方面又给大海带来了污染。以海洋作
为研究课题,请你拟一个研究专题并写出简短的研究提纲。
9.用原诗填空:(2分)
(1)一腔热血勤珍重, 。
(2) ,不敢问来人。
10.名著阅读:(2分)
(1)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是(自拟,6字以内):
(2)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自拟,6字以内):
1、 读与理解(50分)
(一)(14分)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 历史在前进,我们 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 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11.在文中横线上补充关联词,依次应是 、 。(2分)
12.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要变化?(3分)
13.“生产力”与“第一生产力”这两个说法的差异在哪里 (3分)
14.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 (3分)
15.作者认为日本能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 (3分)
(二)有趣的种子旅行(18分)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颗种子,多则有几十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常利用椰子壳等漂浮物来传递信息。
⑦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许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16.你感觉到了吗——文中起“总说”作用的一个句子是(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 (2分)
17.你发现了吗——表示说明的内容将更进一层的一个自然段是(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 (2分)
18.你提炼了吗——抓关键词语,可用四个字概括出种子这两种有趣的旅行方式: 、
19.你揣摩了吗——从全文内容看,“种子旅行”的含义是:
(3分)
20.你品析了吗——第⑥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3分)
21.你联想了吗——请介绍种子旅行的另外一种有趣的自然方式:
(3分)
(三) 萤火虫的“小灯”(节选)(18分)
①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读书人,名字叫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灯,他就抓了许多萤火虫,关在透明的纱布口袋里,晚上用来照明读书。这就是囊萤夜读的故事。
②近年来,萤火虫引起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积极研究萤火虫的发光秘密。
③萤火虫的发光器官由一小簇特殊的大细胞组成,周围分布着许多小神经和小气管。这些细胞为什么会发光呢 原来,这些细胞中舍有一种奇妙的物质,叫做萤光素。萤火虫呼吸的时候,氧气从小气管进入细胞,和萤光素结合,在另一个物质萤光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来。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④萤火虫黑夜发光,白天它是不是也发光呢 可以这样做一个实验:在黑暗中,萤火虫发出光亮。但是 ,这时候,萤火虫的小“灯”立刻熄灭了。可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
⑤萤火虫是怎样控制小“灯”发光的呢
⑥原来,萤火虫的眼睛感受到光亮刺激的时候,眼神经末梢立刻向脑神经中枢报告:‘‘天亮了!”它的脑神经中枢再向发光器管周围的小神经发出命令:“熄灯!”
⑦这些小神经控制着发光细胞周围的小气管,小神经接到脑神经中枢的“熄灯”命令以后,就关闭小气管,停止向发光细胞供给氧气。于是小“灯”就熄灭了。
⑧萤火虫就是这样巧妙地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发光,一点也不会浪费自己的能量。
22.阅读第③段,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4分)
23.根据第⑥段提示,如果在黑暗中,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萤火虫在白天是不发光的呢 请用一句话把你的设想填写在第④段横线上。(4分)
24.你见过萤火虫吗 依据文章的介绍,发挥你的想象,用一句话描写萤火虫黑夜里飞行的样子(5分)
25.本文开头引用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成语故事。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许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4分) 、
三、作文。(50分)
26.小作文(10分):请以“50年后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想像有一定的科学依据。(150字左右)
27.大作文(40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宏论言犹在耳,纳米技术的粉墨登场让人振奋不已,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谆谆教诲令人难忘。人类对蚜蜜的探究粉碎了封建帝王的荒唐梦,又用科技的画笔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你能就这些与科技密切的话题引发一些思考吗 写出来,题目自拟。文体不限。500字。
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l.D 2.A 3.B 4.D 5.B 6.略7.C 8.略9.(1)洒去犹能化碧涛(2)近乡情更怯lO.(1)智救星期五(智救落难的船长) (2)大闹野猪林 却 但是12.因为世界在变化,历史在前进,若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不变化,就金落后。 13.“第一生产力”中“第一”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位置之至关重要。 14.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15.重视发展生产力,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 16.②17.⑤18.弹射漂流 19.种子远离母体,找到适于自己生存的地方。 20.第一,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第二,引出对椰子等植物种子传播途径的介绍(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21.利用风力到处漂洒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上带到远方。 22.荧光素+氧气=光23.一旦将萤火虫放到灯光下。 24.略25.程门映雪 凿壁偷光26.略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