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3 15: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这“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
A.西汉
B.唐代
C.元代
D.明朝
5.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6.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人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7.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8.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9.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0.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  )
A.在华外商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
C.洋务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
1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
12.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13.《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14.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首都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饥饿而昏倒了。为改变这种缺粮状况,苏维埃政府(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征收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
15.“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
这一模式
(  )
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16.有人说,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B.政府开始兴办企业
C.政府干预经济
D.企业国有化
17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她是由无数个受过专门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
A.经营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18.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就像一把双刃剑。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惠及低收入阶层
B.消除了社会矛盾
C.造成了财政赤字
D.扩大了社会消费
19.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20.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2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2.下图代表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的新成就。该地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浦东 
 
D.海口
23.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
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
24.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
2002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共体的形成
D.欧洲联盟的成立
27.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
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
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
28.APEC成员国在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差异很大。为此,APEC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③降低关税、自由贸易
④开放性和渐进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1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30.经济全球化在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右面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  )
A.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经济全球化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为人类带来发展机遇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非选择题(共40分。请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31、材料一
《周颂·载芟》中写道:千耦其耘……候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有贪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周颂·噫嘻》中记载:十千维耦。万人出动,配合劳动。
奴隶们终年为领主辛勤劳动,不得歇息,自己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伐檀》则反复厉声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硕鼠》中则大声呼喊:“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材料二
地主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土地私人占有,土地兼并使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但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并不等于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地主有成千上万亩土地,但他们自己并不经营,绝大多数土地被分割为小块,租给佃农耕种;而佃农都是破产农民,他们与地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契约关系。他们没有资本与土地结合,只能以劳力与土地
结合。自耕农都是小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他们为购买土地,往往耗尽全部资产,故无力扩大再生产。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生产组织形式,并分析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原因。(7分)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自耕农经济与奴隶经济的主要差异。(12分)
32、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改革调整的成功范例。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这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6分)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请你分别总结这三次“改革调整”成功的主要经验。(9分)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1---5
CACCC
6---10
DCBCC
11---15
CDCAD
16--20
CBBCA
21--25
BCBCA
26---30
CBDAD
二、非选择题
31、(1)生产组织形式:集体耕作
原因:土地国有;劳动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
(2)差异:①奴隶被迫劳动,缺乏劳动积极性,自耕农拥有一定的土地,具有生产的积极性;
②奴隶集体耕作,劳动场面大,自耕农却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劳动单位,经营规模狭小;
③经济基础不同,奴隶经济建立在土地国有基础上,而自耕农经济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础上;
④奴隶对领主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自耕农与地主是契约关系,人身相对自由。
32、
国家
改革
农业措施
经验
俄国
新经济政策
推行粮食税制,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
罗斯福新政
调节农业生产,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中国
1978年改革开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国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责任制,逐步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