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探究性的解决办法。
效果分析: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努力实现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促进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多次运用读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小组学习合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台湾的相关资料储备不足,没有满足学生对台湾的好奇和认识,在启发学生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课堂上还是讲略多些,要尽量精讲多练,教学设计还要注意让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等.在今后的地理课堂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
台湾省教学反思
一、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紧抓新课程核心理念 本节课教学过程,创设的各个问题,都是面对每一位学生,体现了“一切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通过电脑画面展示内容,分析台湾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台湾农作物与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原因。学生在分析回答问题时,难免有错误,或者不全面。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正确的观点,教师要赞同,对学生暂时失败和不足之处,教师可热情启发,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请其他同学帮你想一想。这样使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正确把握师生角色与合理补充教材 在授课过程中,师生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接近,也就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熟悉教材、教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要把握乡土地理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补充相关内容。如本节教学设计中,根据台湾工业发展相关知识,增加了大陆与台湾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意义相关内容,学生明白这一节课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如何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论,使学生达到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学习达成目标。 3、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能力 通过分组完成研究性课题,改变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灌输—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进行协作学习,感受与他人的讨论、探究和乐趣,体会协作学习带来的成功,而且有利于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本节教学设计不是之处 1、教学内容方面 (1)在讲授台湾工业关况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强调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分析工业分布沿海平原的有利条件时还可以通过电脑展示,台北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北还是一片沼泽地,现在已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城市,也是台湾省的省会。以此表明西部发展历史悠久,并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在对台湾的海陆位置,自然环境练习题训练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同时授课时,教师说明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如果不说明情况,学生很容易误会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因为地理形图上显示出台湾岛上有很多条河流。 2、课堂驾驭能力方面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个别学生的一些创新观点予以肯定,但在课堂中却经常感觉忽视了这一点。如在讲授过程中,讲到台湾农作物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原因时,此时有学生提出:水稻分布在西部,是因为西部靠近大陆,便于出口。的确,分布在西部便于出口,但这不是农业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因此,在学生提出创新观点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更好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本节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而且今天的学生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因此由于台湾可以说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学生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例如能说出台湾的一些物产资源,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特别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此外,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同时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学生心智技能及其形成规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朗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导入新课,精心设计问题链,把学生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位置、范围,从地理学科角度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第二部分讲述“美丽富饶的宝岛”,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讲述“经济的发展”。
了解一个地区首先应该明确其位置,而明确位置前必须先清楚其范围。现在,许多学生都知道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都认识台湾岛的形状,但容易错误的认为台湾岛的范围就是整个台湾省的范围,因此在导入新课后,需要首先明确台湾的范围,然后再分析台湾的位置,以及尝试评价其位置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物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台湾经济发展变化,进而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并引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表明中国对台立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台湾,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台湾一些物产资源,都知道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学生虽然热情、喜欢上地理课,但是运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仍然较弱,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问题中,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有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教学方法以谈话法为主。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提供信息量大、速度快,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而且学校具备相应设备,所以教学媒体采用计算机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能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能说出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学生利用资料能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学生利用地图尝试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史实材料、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台湾位置的重要性,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请学生朗读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提问:诗中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我国哪个海峡?
今天我们学习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台湾省。
环节二
1.展示台湾岛地图,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图册分析台湾岛和台湾省的区别。
提问:能否用这张地图表示台湾的全部范围?为什么?
2.展示台湾地图,小结台湾省范围。
环节三
介绍台湾的面积,进而介绍历史上一段康熙对于台湾认识的转变过程,导入到台湾位置的学习。
环节四
1提问:一个地区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判读?
2分别展示台湾在我国位置图、台湾地图、世界政区图等图
提问①台湾在我国的位置?
②台湾纬度位置?属于中、低、高纬哪一纬?
③台湾海陆位置?
④台湾相邻位置?
3.引导学生尝试评价台湾这种位置的重要性。
环节五
1.提问:穿过台湾中部这条特殊的纬线名称?
2.提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就决定了台湾所处的热量带是什么?
3.引导学生分析这种位置下台湾的气候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差异,得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提问: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②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③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分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④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4.得出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后,引导学生分析台湾岛地形特征。
提问:①台湾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
②山地、平原的分布?
③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④归纳台湾地形的特征。
⑤地形多山,这样的气候条件,什么植被分布会很丰富。
小结:因森林多,台湾有“森林宝库”之称。
5.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影响下的河流特征。
提问:①这种范围下河流的长度?
②这种气候下河流的流量?
③这种地形下河流的流速?
④归纳台湾河流的特征。
⑤河流短而急,什么能源资源会丰富?
6.提供台湾物产分布图
提问:①台湾有哪些物产资源?
②分布在哪?
③结合地形、气候因素思考回答:台湾岛的盐场为什么布局在西部?
④台湾为什么会获得盐仓、鱼仓、米仓、亚洲糖缸等这些美称?
小结:台湾资源如此丰富,故称“宝岛”台湾。
环节六
1.展示台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图
提问:1960年为界,台湾1960年前及1960年后的出口贸易结构有何变化?
小结:在1960年以前,台湾利用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在“宝”字上做文章,出口农矿产品为主;1960年以后,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岛”字上做文章,出口工业品为主。经济结构改变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30年内翻了50倍,人均国民收入翻了20倍,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展示两岸开展经济合作的生产要素比较表,提问台湾发展出口型经济,那么谁会是台湾发展经济最好的合作伙伴?
环节七
展示包机事件的资料,包机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来大陆经商的商人增多了,提问学生为什么一些台商会选择来大陆经商?
小结:这之间还有着浓浓的亲情
环节八
1.展示大陆与台湾的相关资料,提问学生这些资料都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的关系?
2.资料展示温家宝总理的话,问为什么温家宝总理会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是我们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3.资料展示胡锦涛主席的话,再次明确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
小结:让我们一起关注台海局势,期待祖国早日和平统一。
反馈练习
朗读欣赏。
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听。
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
读图分析。
读图回答。
分析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比较生产要素,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读资料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台湾范围。
承上启下。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分析问题,明确台湾位置。
认识台湾位置的重要性。
借助地图分析台湾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提取、加工、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物产与环境的关系,加深对台湾丰富物产的印象。
简要介绍台湾经济发展特色,为后面分析两岸关系做铺垫。
通过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说明两岸统一的必要性。
承上启下。
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
指出祖国尚未和平统一,现存台湾问题
明确国家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
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课件28张PPT。第四节
台 湾 省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范围和位置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
3、理解台湾省各种美名及其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4、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
域地理的方法。
5、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 学 目 标: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思考:诗中 “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两岸联系 看图7-4-1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各相距多少公里?以海轮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各约需多少小时?6.5小时7.5小时南 海台 湾 海 峡太 平 洋东 海钓鱼岛赤尾鱼南 海东 海钓鱼岛彭湖列岛太 平 洋北回归线福建省台 湾 岛台 湾 海 峡钓鱼岛东 海福建省南 海太 平 洋自
然
环
境台湾地形剖面图台湾地势特点?思考地势东高西低地势最高地区在哪?海拔大体为多少?玉山山脉,海拔3952米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台湾的河流有何特点?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浊水溪日月潭最长的河、最大的湖分别是什么?地形亚 热 带热 带 想一想,在纬度位置的影响下,台湾的气温有何特点?热!气
候北回归线 想一想,四面环海的海陆位置的海陆位置对降水有什么影响?夏季风 (东南季风)台 风乌 云火烧寮湿!!! 我国年降水量的
最高记录,要数台湾
的火烧寮,年平均降
水量达6558毫米,
最多达8409毫米日月潭阿里山风光玉山风光“森林之海”“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美丽富饶的宝岛“水果之乡”“亚洲天然植物园”“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美丽富饶的宝岛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森林之海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盛产大米,其中“蓬莱米”最著名盛产甘蔗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资源丰富、面积广大亚洲天然植物园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盛产海盐是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岛看课本61页图,思考1、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2、说说这里盛产这些农产品的原因。
3、农产品和森林各主要分布
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4、分析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水稻 甘蔗 香蕉 菠萝 茶叶 西部地形平坦 农产品分布在西部平原,
森林分布在东部山地 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呈
垂直变化,气候类型多样所以,
森林树种丰富 观察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分析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 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山地海拔较高,且山区面积广大,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从山脚到山顶,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树种都有,使得森林树种十分丰富。读图说明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在贸易结构中占主要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后,农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比例波动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并降到最低点,工业成品的出口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与70年代占到主导地位。经济芯片制造厂的“无尘室”
及穿着“无尘衣”连身工
作服的工作人员新竹科学园简介 号称“台湾硅谷”的新竹科学园,世界IT业的亮点,面积605公顷。2000年区内的制造业总产值达280亿美元,约占全台湾的10%,园区全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90亿美元,占全台湾的13.1% 。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已成了“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
出口导向型经济思考:为什么台湾工业经济要发展成“出口导向型”?台北新竹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经济“出口导向”型读图思考: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分布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到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台北 新竹 台中 台南 高雄 基隆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形、人口、交通等条件的影响 根据课本62页表6.1数据完成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线图7060405030010201965197519701998198519801995199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分析材料回答问题A、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下大陆分离。但是,众多考古成果表明,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从未间断。
B、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间。
C、台湾,在我国史书上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D、台湾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 )说明了台湾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 )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ABCD想一想:以上几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台湾始称于明朝,以前被称为夷洲。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制。1895 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五月初五台湾人和我们一样,都有吃粽子的习惯。
无论从历史渊源、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还是从人文风俗方面,台湾都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指图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巩固练习基本技能谈收获课 堂 质 疑 对于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
问,请及时提出来。台湾省教学教材分析??? 本节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为学生学习其它省份奠定基础。在加上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更加突出了本节学习的必要性。主要包括“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性、逻辑性强,又注重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台湾省》教学观课记录
观课人员:马军 杜兴涛 冬梅
王老师的《台湾省》这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紧凑、逻辑性强,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好,教学中设计了自主学习,教师讲解、提问,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练习反馈等多种学习方式,完成了知识的达成,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还是讲的较多,今后继续努力。
一、填空题1.台湾有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________列岛、_________岛等许多小岛,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2.我国最大的岛是________,其次是海南岛、________岛。3.台湾岛东临________,南临________海,西隔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4.我国东部最高峰是______,“明珠上的明珠”是指阿里山中的_______。5.台湾的农产品中,具有世界意义的品种有_______、菠萝、______和________等。6.台湾“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是指_________科学园区,在亚洲,它与印度的__________齐名。7.台湾省北部的著名港口是________,南部最南端名叫________。8.台湾省汉族人口中________较多,操闽南话,喜唱粤剧,金门岛人的居民大多是_______省人,台湾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巩固练习 :二、填土题9.在下图中适当位置按要求填注。?(1)在图上填注:福建、台湾、澎湖列岛、厦门、台北、高雄、玉山、日月潭。(2)上图中从厦门到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厘米,而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______千米。10.下面是沿北回归线附近的“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海峡? B______山? C_______洋? D——省(2)从地质成因来看,台湾岛属于 (??? )A? 火山岛???? B? 大陆岛??? C 珊瑚岛?? D 冲击岛(3)A海峡南接_____海,北连_____海。
课堂检测: 三、连线题11.将下列岛屿与其成因连线。(1)台湾岛?????????????????????????? ①冲积岛(2)崇明岛?????????????????????????? ②大陆岛(3)夏威夷群岛?????????????????????? ③珊瑚岛(4)南沙群岛???????????????????????? ④火山岛12.将亚洲的主要高新技术区与所属国家或地区连线。(1)北九州???????????????????????????? ①台湾(2)中关村???????????????????????????? ②新加坡(3)班加罗尔?????????????????????????? ③日本(4)新竹?????????????????????????????? ④中国(5)裕廊?????????????????????????????? ⑤印度
拓展探究:四、台湾的经济特点
课标分析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能说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能说出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学生利用资料能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能力目标:学生利用地图尝试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和史实材料、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行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台湾位置的重要性,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