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
荷尽已无擎雨盖—苏轼学习目标:
一、诵读课文,学习技巧
二、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三、品读课文,赏莲美德
四、背读课文,把握情感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很相似。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后世称他为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周元公集》。
一、初读课文,学习技巧要求:
1、读准字音
2、准确停顿
3、饱含情感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蕃淤濯亵鲜fányūzhuóxièxiǎn涟lián 蔓màn 噫yī :多染:沾染(污秽):洗涤:清水:生枝蔓:亲近而不庄重:少独:唯独妖:妖媚枝:长枝节益:更加植:立宜:应当朗读下列句子的节奏1、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2、自 李 唐 来,世 人 盛 爱 牡 丹
3、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4、濯 清 涟 而 不 妖
5、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6、花 之 富 贵 者 也
7、陶 后 鲜 有 闻
8、莲 之 爱,同 予 者 何 人;牡 丹 之 爱,宜 乎 众矣。 / //////////虚词“之”的用法1、代词,代指“他(她、它)”“这(那)
例:渔人甚异之
2、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水陆草木之花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
例:“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将爱的对象提前,强调突出爱的内容二、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水里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爱的非常多。 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译:(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译: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译: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译: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是很多了。 三、品读课文,赏莲美德文章通过对莲的描绘赋予莲哪些品质?莲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濯清涟而不妖这七个短句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特点?1、“淤泥”和“清涟”写了莲花的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了莲花的
3、“香远益清”写了莲花的
4、“亭亭净植”写了莲花的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了莲花的
生长环境茎(主干)香味整个形体姿态风度气质莲君子莲高洁质朴豁达正直美名远扬自尊自爱“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特点作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特征的手法。分为正衬和反衬。
(一)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特点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耸立天外,直插云霄。
(二)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衬托梅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学法指导:四、背读课文,把握情感 文章除了对莲的高度赞美外,还有其他情感吗 ?对菊的惋惜,对牡丹的鄙视,对现实中君子少而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而产生的无奈和悲哀之情1、背诵默写全文。
2、你喜欢什么花?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50字左右
例如:兰花 兰花无论置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