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某校八年级同学在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中国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清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3.201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某国在为其侵华战争作宣传时,对本国人宣称进攻亚洲大陆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这是“生存之战”;对中国人则将进攻中国本土的战争涂抹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满色彩,这是“解放之战”。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下面的(
)
A.中英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在下列选项中指出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
)
A.辽东半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6.
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④取消多余的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企业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矿务局
③上海机器织布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武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武昌
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摧毁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2015年11月,老李的朋友从台湾带回一份《中国时报》,报纸上写的印刷时间是民国九十七年,那么该报纸是公元几年印刷的?(
)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12.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16.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
17.
历史毫无争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伟大的历史转折
18.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19.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台儿庄战役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20.
历史谱歌曲,歌声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21.2016年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中国多地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寻找失踪士兵
B.柳条湖事件
C.日本工厂被炸
D.西安事变
22.近日,大型纪录片《西安事变的斡旋者》在华清宫取景拍摄,该片计划于今年“西安事变”纪念日在央视纪录频道与观众见面。剧中中共代表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2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D.全国性内战的开始
24.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其中,参加阅兵的抗战老兵方阵备受关注。回首那场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最高指挥员是(
)
A.朱德
B.陈毅
C.贺龙
D.彭德怀
25.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计16分)
26.回顾中国近代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对地区稳定及世界和平产生重大影响。
【铭记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两度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
(1)台湾第一次离开是由于哪个条约的签订?(1分)
【精诚合作】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
(2)两党第一次握手后建立了“它”,
它的成立为国民大革命奠定基础,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它”指什么?(1分)
【同室操戈】宁汉合流后,蒋介石建立起一人独裁专制统治,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并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迫使中共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3)中共长征的原因?(2分)
【再度合作】“距第一次握手十年之遥,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4)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试举第二次合作成就(一点即可)(2分)
【以史为鉴、共创未来】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掀开两岸关系新篇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国共两党加强合作的重大意义(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材料一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3分)
(2)据材料一,请列举出一例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的例子。(1分)
(3)材料二中“割地求和”指的是清政府签订的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19世纪的中国遭受深重灾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2分)
三、问答题:(本题计9分)
28.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写出对应的三个条约名称即可)(3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3分)
(3)图片C孙中山走出总统府,当时总统府在哪个城市?
(1分)
(4)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1分)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B
C
A
B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A
D
D
C
A
C
C
A
B
C
C
D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计16分)
26.(1)《马关条约》(1分);
(2)黄埔军校(1分);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列举任意一个即可,1分);
(5)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2分);
27.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
(任意一个即可,1分)
(3)《马关条约》(1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1分)。
(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问答题:(本题计9分)
28.(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即可)(3分)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3分)
(3)南京(1分)
(4)中国同盟会(或同盟会);(1分)三民主义(1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八年级历史答题纸
(考试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计16分)
26.(1)
(1分)
(2)
(1分)
(3)
(1分)
(4)
,
。
(共2分)
(5)
(2分);
27.
(1)
、
、
。(3分)
(2)
。
(1分)
(3)
(1分);
(1分)。
(4)
(2分)
三、问答题:(本题计9分)
28.(1)
、
、
(3分)
(2)
、
、
(3分)
(3)
(1分)
(4)
;(1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