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认识机器人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课 认识机器人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0-13 22:23:30

文档简介

第十一课 认识机器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 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谈你现在所知道的机器人。或者是你眼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可以做些什么?现在在哪些领域里应用。是好的还是坏的
对于学生的回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活动2【讲授】感性认识机器人
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几个机器人,对机器人在感性上有了认识。接下来我们继续去认识去机器人。
活动3【讲授】机器人的概念
机器人的概念
更深入些。
通过了老师的视频和同学们的搜索对机器人应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定义的呢? 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它的外形不一定象人。 判断一个机器人是否是智能机器人我们可以根据下面三个基本特点: (1)具有感知功能,即获取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感知”系统可以获取外界环境信息,如声音、光线、物体温度等。 (2)具有思考
功能,即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大脑”系统进行思考,它的思考过程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决策的过程。 (3)具有行动功能,即输出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执行”系统(执行器)来完成工作,如行走、发声等。
活动4【练习】任务
对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
这些内容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的演示文稿。
以第几小组名字命名并保存,然后上传至教师机的机器人文件夹
课件9张PPT。 认识机器人第二章
第一节 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例如我国首例远程遥控机器人手术就是由北京的医生通过电脑遥控着沈阳机器人“黎元”进行脑外科手术。 ????那究竟什么是机器人?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控制机器人?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去寻找上述问题答案。 搜救
跑步
平移
跳舞
旋转
轨迹搬运 ?机器人的概念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它的外形不一定象人。 智能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点(1)具有感知功能,即获取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感知”系统可以获取外界环境信息,如声音、光线、物体温度等。
(2)具有思考功能,即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大脑”系统进行思考,它的思考过程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决策的过程。
(3)具有行动功能,即输出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执行”系统(执行器)来完成工作,如行走、发声等。
亲身体验提示:因特网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完成一个关于机器人演示文稿的制作,包括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特点等内容。评价要求 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和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及应用等知识。课堂小结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