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第一课时
1.关于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C.在外电路上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D.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铝是负极
B.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铜是负极
C.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4.实验室要快速制取氢气,应选用正确的措施是(? )
A.纯锌和稀硫酸反应????
B.粗锌和浓硫酸反应????
C.粗锌和稀硝酸反应????
D.将浸泡过CuSO4(少量)溶液的锌与稀硫酸反应???
5.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
A.2H++2e-=H2↑
B.Zn-2e-=Zn2+
C.2H2O+O2+4e-=4OH-
D.Ag++e-=Ag
6.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Al片、Al片; B.Cu片、Al片; C.Al片、Cu片; D.Cu片、Cu片
7.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21·世纪*教育网
A.A>C>D>B
B.A>C>B>D
C.A>B>C>D
D.B>D>C>A
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溶液
B
铜
铁
稀盐酸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铁溶液
9.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21·cn·jy·com
10.有关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①
将X和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
②
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
③
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
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做负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在原电池中负极方式氧化反应,正极方式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氮装置,电解池才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答案选D。
2.B
【解析】本题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形成了闭合回路,可形成原电池。但铝在浓硝酸中钝化,活性较铜差,做电池正极。21教育网
3.C
【解析】在原电池电极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构成,A不正确。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不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通过导线传递到正极上,电流方向正好相反,所以C正确,D不正确。答案C。21cnjy.com
4.D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氢气不纯。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锌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加入硫酸铜后,锌可以将铜置换出,构成铜锌原电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答案是D。
【解析】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因而是原电池。M棒变粗,N棒变细,则说明M是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放电而析出。N是负极,失去电子而被溶解。所以答案是C。www.21-cn-jy.com
9.A
【解析】在原电池装置必须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且导线相连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A正确。B中电极相同,C中不是电解质溶液,D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正确答案是A。2·1·c·n·j·y
10.C
【解析】根据电化学知识可知四金属的活性顺序为:W>X>Y>Z。
原电池——第二课时
1.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2.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3.下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溶液中的SO42-通过盐桥移向Zn极
B.将上述装置中的Zn棒和Cu棒同时浸入CuSO4溶液,电流 计的指针偏转幅度变小,且很快减弱
C.将烧杯内溶液对换,电流计指针也能发生偏转
D.将盐桥改为铜导线连接两种溶液,电流由Cu极移向Zn极
4.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b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C.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D.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
5.如下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记录卡片上写下了一些记录:
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6.已知反应Cu(s) + 2Ag+(aq) = Cu2+(aq) + 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电极X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 = Cu2+
B.银电极质量逐渐减小,Y溶液中c(Ag+)增大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当X电极质量减少0.64 g时,外电路中有0.02 mol电子转移
7、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
8、在铜、银和硝酸银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当有1.6 g铜溶解时,银棒增重__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CU~64, Ag~108)
9、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电极X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Y是??? ????????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 电极流向??????? ???? 电极(填电极材料名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且两电极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A中电极相同,错误。C中没有用导线连接两电极即没有形成闭合回路,错误。D中不是电解质溶液,所以答案是B。
2.A
【解析】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上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反应式为Cu2++2e-=Cu。由于负极产生大量的Zn2+,所以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正确的答案是A。21教育网
3.B
【解析】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不正确。烧杯内溶液对换后,在正极上铜离子就不能在放电,不能形成原电池,C不正确。将盐桥改为铜导线连接两种溶液后,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定向移动,无法形成原电池,D不正确。答案是B。
4.C
【解析】铜比银活泼,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银作正极,溶液中的Ag+放电,电极反应式为Ag++e-=Ag。1.6 g铜是0.025mol,失去电子0.0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生成银0.05mol。其质量是5.4g。21cnjy.com
9、(1)Cu AgNO3
(2)正极 Ag+ +e-=Ag↓ Cu-2e-=Cu2+
(3)铜 银
【解析】(1)由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可知,铜失去电子,Ag+得到电子,所以铜必须是负极,银是正极,即X为铜,Y是硝酸银溶液。
(2)银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 +e-=Ag↓。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3)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