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 诗经二首-诗经·卫风·氓 (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 诗经二首-诗经·卫风·氓 (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3 20:23:49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的首次接触《诗经》,但是,在初中时学生有《关雎》的学习经历,对于《诗经》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本文的题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解决完诗歌的词语之后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
《氓》授课效果分析
本篇课文授课为一课时,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本课设计体现了以下原则:
1、体现学生主体的特点,以学习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体现诵读的特点,使语文课堂充满读书声
3、体现情感熏染和美育教育的特点
一、本课确立了两个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关注女性命运
两个目标都圆满完成。
二、学生对文本的预习比较充分,基本上没有字词障碍,这就为顺利完成学习目标节省了许多时间。
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踊跃的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
四、延伸练习的效果也不错,充分说明学生牢牢掌握了《诗经》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回答问题自告奋勇,极为踊跃。
我个人思路也非常流畅。
舒婷的《致橡树》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有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诗歌的教学要尤其注重学生的诵读,在设计本课时把诵读作为重要目标,也注意引导学生的诵读,但对学生情感引导感觉不流畅,不能水到渠成的体悟,让人不尽如人意。学生发言时要控制时间,如果学生没有听清要求,发言内容答非所问要及时制止,再次明确要求,不可使其发言完毕避免占用时间。
《氓》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关注女性命运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古今中外吟咏爱情的诗句不胜枚举如: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生命可贵,爱情价更高。今天,让我们聆听一首三千年前先民吟唱在淇水岸边的的歌声,《诗经》中的《氓》。
(二)《诗经》常识
(《诗经》是我国 _______ 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___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的不同为____三类。
《诗经》按表现手法有_______三种。
《诗经》以__言为主。
(三)教学过程:
(1)初读文本,读出诗意:要求: 1、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初步把握情感并概述诗歌情节
点名同学诵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一会儿要对这位同学的诵读在读音、断句及初步把握情感方面进行点评。学生自由诵读。点评后再读。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不理解的地方相互合作探讨,最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老师解决。
然后概括情节。(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四 控诉男子移情别恋 五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六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引导学生概括婚恋、婚变、决绝的故事情节。)
(2)再读文本,把握人物形象
通过同学们对情节的概述,我们发现,文中的女主人公坎坷的经历,那么这位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品读文本,在品读的过程中注意下列问题,一会儿请大家发言。要求:
你在诗的什么地方读出了女主人公 什么样的性格和情感,请按照你体会到的情感进行诵读 。
学生活动,约5分钟,(学生发言发言内容预测如下:性格 痴情 勤劳 美丽 自省等,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把学生的归结到上一环节总结的情感的三阶段上去,二是一定要让学生把他找出的文本依据进行诵读举例入下,如学生答痴情,教师要追问,你从哪儿读出“痴情”的,学生答“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教师引导:这时候女主人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答,甜蜜教师,请你把刚才找的这些句子读书“甜蜜”来,学生读,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指导,通过反复的诵读与指导,——如热恋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啊,《诗经》中另外一首《蒹葭》诗也写了,补充《蒹葭》语句或者问学生,你们喜欢听的流行歌曲有吗?——使学生尽量读出“甜蜜”之情)
——探究女主人公形象
(3)三读文本,读出深意。要求:
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造成她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外,还能让读者认识社会和人生本单元的话题为“关照女性命运”,这首诗中女主人公的命运给了你哪些启发呢?谈谈你的想法,发言时要言之有据其他同学注意听,既可以进行补充,也可以质疑。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主人公悲剧原因。1、士之变心说 2、年老色衰说 3、社会制度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4、性格命运说(在恋爱、婚姻中,女子把自己依附在男子身上,失去了自我,自降为男子的附属品,从而失去了独立精神和人格尊严。 )
学生讨论2分钟后发言,师生互相补充发言
(预测:1、如果学生提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教师要补充“婚姻的真谛是两个人牵手共同走向同样的目标”,引导学生对婚姻形成正确是认识2、如果学生提出,女人不要沉溺于爱情,教师可以补充“对于男人来说,婚姻和爱情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对于女人来说,却往往是全部”3、如果学生提出女性在婚姻中要独立,教师可以补充舒婷的《致橡树》4、如果学生提出男人不可靠,教师可以引导“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塞缪尔”此环节生成性内容会较多,教师要多做准备,尤其补充好一些课外内容,进行拓展)
作为新时代的你,你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欣赏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4)背诵巩固:同学们,我们本节课聆听了一首古老的歌曲,歌曲中的故事让我们感慨也让我们启发,下面的2分钟请同学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争取背诵。3分钟,检查背诵情况。
(四)作业:为女主人公写一封信, 表达你对她命运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