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四章 多彩的光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说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视力的矫正方法
2、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能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作图
复习指导一:
1、复习内容:课本P53—80
2、复习时间:15分钟
3、复习方法:独立阅读课本
4、复习要求:通过复习熟练掌握住本章知识点并完成复学检测(一)复习检测一
什么是光源_________。
光在同种透明_______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
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近视眼配戴_______制成的眼镜,远视眼配戴_________制成的眼镜。 要点归纳: 多
彩
的
光光的直线传播光 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 速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两种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应 用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与视力矫正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复习指导(二)
找学生说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用3分钟时间完成以下检测题复习检测二
小丽同学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1.6 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__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 m,像到她的距离是________m.
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30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
要点归纳:
1.平面镜成像规律: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2.凸透镜成像特点:
复习指导三
找学生说出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作图要点,用3分钟时间完成以下作图复习检测三
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 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3. 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方法总结:
1. 光的反射定律的作图要点: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与法线垂直
2.光的折射的作图要点:
(1)法线与界面垂直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作图要点:
(1)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像点
(3)镜前用实线,镜后用虚线
4. 凸透镜成像的作图要点:
(1)过焦平行
(2)平行过焦
(3)过心不变易错专练 :
一、光学作图题
1.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常见错因:常见的错误有作图不规范(不用直尺作图)、没有体现出反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光线上没有标箭头(或者箭头方向标注反了)等.综合分析起来,犯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掌握不扎实,此外光路作图欠规范.
二、平面镜成像
2.如图所示,小鸣的身高是1.8 m,在某宾馆大堂的大镜子前2 m处,镜子厚度为8 cm,镜子后面30 cm处是一堵墙,则镜子中的像距离小鸣 cm,当小鸣走近镜子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常见错因: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不理解,认为像成在镜子后面的墙上,且仅凭感觉认为小鸣靠近镜子时,像会变大.巩固提升: .
1.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 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m;若涪江水再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m.
2.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______.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
3.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cm.
4.如图所示,试画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5.在图中,画出光线SA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7.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8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实像.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 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布置作业:81页课后习题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