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教学课件:4.2平面镜成像 (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教学课件:4.2平面镜成像 (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14 11: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 4--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修订:牛伟学习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过程;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018/10/294 学习指导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2.熟悉探究过程。
3.仔细阅读课本。  生活中有许多镜面,如平静的水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光滑的金属器具表面等。
  我们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像。活动:镜前观像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找一找,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图中的哪一幅?  由刚才活动可知,要想准确无误地找出图中的像,就要弄清楚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璃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
设计实验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
进行实验步骤:
(1)利用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以及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它们就是物距AO、像距BO。
(2)观察像与物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3)把玻璃板前的蜡烛沿直尺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的位置,每次都使它像被点燃一样,观察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4)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 究 平 面 镜 成 像 的 特 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哇塞!白纸上怎么没有象呢?唐 老 鸭 和 米 老 鼠交流讨论:(1)蜡烛B与蜡烛A的象重合了,说明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与像大小相等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2)通过表格中记录的三次实验数据对比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移开蜡烛B后,在此位置放一张白纸,能否在白纸上观察到像?说明: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信息快递: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
现的像叫虚像同学们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现象呢?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 虚象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屏幕接收到.在作图时虚像用虚线表示.倒影:物体在水中的倒影相对物体是倒立的吗?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块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象.信息快递实验分析:各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节相同的蜡烛?2、实验时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3、实验为什么测量三次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4、白板上的刻度可以用来干什么?(刻度尺)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是否相等能看清物与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5、实验过程中一般选用蜡烛(光源)做实验材料的原因6、实验环境选用明亮环境合适还是较暗环境合适?7、实验过程中,如果用棋子做实验使得像不清晰,该如何操作? 9、选择玻璃板过程中对厚度要求:较薄8、实验中常会出现放置的物体与象不重合的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实验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平面镜成像原理SS1 从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觉得此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延长线的交点S1射来的,跟S1处真有一光源时产生的感觉一样,S1就是S点在镜中的像。
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的,不是由实际发出的光线的交点组成的。这种像不能被光屏承接。
可见,平面镜成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二、平面镜的应用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图4-41舞蹈演员发现自己的姿势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45?潜望镜光污染ABA’B’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4.课堂练习 1: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 )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D4.课堂练习 2、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C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B:C:D:A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A、7:25B、6:35C、5:25D、4:35答案:
(D) 5、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C 课堂练习6: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
(A)课堂练习EEEEABCD7:图A、B、C、D中哪是图E的像?课堂练习答案:
(D)8: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课堂练习 9.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课堂练习10.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米;若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填空题 课堂练习1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 若小明同学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课堂练习
13、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课堂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