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7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7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14 09: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7张PPT。北极点南极点赤道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1、每条纬线自成一个纬线圈;
2、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变短.
3.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有哪些特点?高纬、中纬、低纬的划分 北极点南极点经线(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和纬线一样,相互平行吗?
经线有哪些特点?1、每条经线为半圈,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2、所有经线等长,相交于南北极点。(纬线等长吗?)
3,指示南北方向
、东经、西经:
本初子午线(0o)以东的为东经;以西的为西经。东西各为180o.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的经度越来越小,东经的经度越来越大。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递增的是?递减的是?
0o120oE180o60oE120oW60oW180o东半球、西半球0o120oE60oE120oW60oW180o20oW160oE东半球160oE西半球20oW以东,160oE以西为东半球;
20oW以西,160oE以东为西半球。
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E2E3恒星太阳地球轨道恒星日太阳日以什么作为地球自转的参照系?恒星日:360° 23h 56m 4s
太阳日:360°59′ 24h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考考你:今天晚上8点钟在你头顶正上方的一颗恒星,明晚什么时候会再次到达你头顶正上方?
C周期: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极点为0
其余各地皆为15°/小时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两极为0
60°为约为赤道处1/2∠A=∠B=∠C
0°17
自转速度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规律 地球的自转基本情况 1、自转围绕中心: 2、自转方向:3、自转周期: 4、自转速度: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个恒星日(真正自转360度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o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1个太阳日(地球昼夜交替周期),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o59 ˊ1、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于6月9日21时,将一台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并保持望远镜位置和一切状况不变,到6月10日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刻是
A.21时 B.21时3分
C.21时56分 D.20时56分
2、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
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约46度N) B、肯尼迪(约28度N)
C、酒泉(约40度N) D、库鲁(约5度N)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准确地说(??? )
A.等于每小时15°?????????????? B.大于每小时15°
C.小于每小时15°?????????????? D.南北极点为0DD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广州小于北京
C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成因:地球不透明,本身不发光,同一时间太阳只照射到地球的一面。
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交替昏线太 阳 平 行 光 线昼 半 球夜 半 球NS晨
线夜 半 球图中的红线是晨线还是昏线?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
①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夜进入昼 晨线;
昼进入夜 昏线。NS晨线昏线晨线夜半球昼半球昼半球晨昏线昼和夜的表达法: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昼夜交替地方时思考:
在世界各地,正午时刻的地方时都是一样吗?地方时:特点:1.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东面的时刻早于西面的时刻;
3.经度相差15o,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 思考:已知北京(116oE)的地方时为15时,
求125oE的地方时,4oW的呢?15+4*(125-116)=15:36
15-4*(116+4)=7:00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时间。随着长途铁路运输和远洋航海事业的日益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各国采用的未经协调的地方时,仍给人们带来很多困难。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我们已经知道,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时区的划分区时、时区已知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
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数=所求地的区时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oW向东至7.5o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o,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时区的推算:
某地时区=经度÷15o=商+余数
若余数>7.5,则时区数是商+1;
若余数<7.5,则时区数是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o,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时区。已知北京时间是18:00,那么东十一区是几点?28W的区时是几点呢?18:00+(11-8)=21:00∵28/15=1······13>7.5
∴28W的时区是西二区;
区时:18-(8+2)=8:00
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部早于西部。
1.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先求出两地的时区差。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位于已知地的东边,则为加;位于已知地的西边,则为减。
2.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加一天日界线活动:
1) 在南北半球和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有何不同?
2)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长江南北两岸哪侧的泥沙沉积较多?长江三角洲的发育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是(虚线表示物体运动的原方向,实线表示物体偏转方向):C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
C4.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 A. 当日6时 B. 当日15时 C. 当日18时 D. 当日24时 课堂测验C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5.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北京时间”可能是(   ) ①当日16时 ②当日18时 ③次日4时 ④当日12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课堂测验C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2.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课堂测验ACD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例题: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都向北偏转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公转的速度活动:
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地球公转的周期公 转太 阳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365日6时9分,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某一焦点黄赤交角及其成因活动: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分别为多少度?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回归年活动:
回归年与恒星年有什么区别?哪个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5oN0o23.5oS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昼渐长
昼短于夜昼长于夜
昼渐短昼夜等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最长昼夜等长 昼最短北半球为例五带的划分1.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课堂测验A2. 读图回答:此时, 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 度和纬度可能是(  ) ①北纬23°26′和东经120° ②南纬23°26′和东经60°   ③北纬23°26′和西经120° ④南纬23°26′和西经60°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3.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活动:
什么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活动:
任一纬度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有什么
关系?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按季节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回归线之间:
两次直射,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按纬度规律总结1 地球上总有两条纬线上的太阳高度相等,并且位于直射纬线的南北,对称分布。
2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相差几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几度。
3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
=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求纬度差:同纬取“-”,异纬取“+”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四季的产生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太阳较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太阳较低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中纬度地区。原因季节表现明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