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2.3 欧姆定律 教学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2.3 欧姆定律 教学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0-14 15: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欧姆定律
学案
预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电阻
1.阅读课本P46“图2.3-1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及“图2.3-2导体的U-I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①从图2.3-2中可以看出同一导体U-I图像是

②无论电压、电流如何变化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写成公式R=
③不同的导体U-I图像倾斜程度
(填“相同”或“不同”),R值
④R跟电流和电压有关吗?
2.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的
的物理量。R=
;电阻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是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的电压U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公式I=

【针对练习】1.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的
D.由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
只是电阻计算的定义式,U=0,I=0时R仍存在,即R与U和I不存在正反比关系.对一段确定的导体而言,R一定,故I与U成正比,D对.
【变式训练】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常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图线的斜率表示
,斜率越大,电阻越

2.什么是线性元件:

3.什么是非线性元件:
.
四、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按下图的电路图甲进行实验,开关闭合前,调节
的滑片,使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为
,闭合开关,逐步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之
,分别记录电流表和
的多组数据,直到电流达到它的
为止,由于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即使R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在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缺少
的数据,要克服这一点,可按照下图乙进行实验。
2.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发光情况
不亮
微亮
逐渐变亮
正常发光
(1)在下图中画出I—U图线.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小灯泡的电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3)这表明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
【典型例题】
【例2】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1∶3
B.R1∶R2=3∶1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3∶1
解析:选AD.
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象可得R1∶R2=1∶3,故A项对,B项错.R1与R2串联后电流相等,故C项错.R1与R2并联后电压相同,由公式U=IR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D项对.
【例3】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解析:依题意和欧姆定律得:,所以I0=1.0

又因为,所以

【变式训练】某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阻增加3
Ω时,电流降为原来的4/5,则电路原来的电阻为多大?
【例4】
如图所示,为某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图线,试分别计算出其电压为
5
V、10
V时小灯泡的电阻,并说明电阻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图象,当电压为5
V时,电流为0.5
A,所以有:
R1==
Ω=10
Ω
当电压为10
V时,电流为0.7
A,所以R2==
Ω≈14.3
Ω
随着电压的升高,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电阻越来越大,因此其电阻是非线性电阻,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用的白炽灯泡都是这种情况,只不过在电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考虑罢了.
【例5】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现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D.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约为15
kΩ)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试按图甲电路将图乙所示器材连成电路.
解析:(1)选电流表实际上是选量程.先估算一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由小灯泡的规格可知通过的电流最大不能超过0.25
A.因此选C.在该题中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式,此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比用电器的电阻小,至少应差不多;小灯泡的电阻在正常工作时约为24
Ω,所以滑动变阻器不能选F,应选E,但不应忘记还要核对一下电流是否会超过其允许值,E的最大允许电流是2
A,实验中的最大电流只有0.25
A,选E也是安全的.
答案:(1)C、E(2)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练习
1.欧姆定律不适用于


A.金属导电
B.电解液导电
C.稀薄气体导电
D.气体导电
2.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C.从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恒量
3.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A.1∶3
B.3∶1
C.1∶
D.∶1
4.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如图2所示,则图中电阻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5.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符合实际的是(
)
6.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5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A.U
B.R
C.
D.
7.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
V,在2
min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的电量是15
C,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应是
Ω.
8.人体通过45
mA的电流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为800
Ω,求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所给的数据说明:为什么人体触到220
V的电线时会发生危险,而接触到干电池的两极时却没有感觉
9.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Ω
10.相距40
km的A、B两地架两条匀质的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Ω,如图2-3-5所示.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示数为40
mA.求发生短路处距A处有多远?
11.一个电阻器,当它两端的电压增加0.2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增加2mA,则该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
12.为研究小灯泡的伏安曲线的特性,选用小灯泡额定值为“3.0
V,0.4
A”,实验中有仪器:安培表、伏特表、电键、导线若干外;还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
(1)
实验中用两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时,电路怎样连接才能使测得灯泡的电阻误差较小 为什么
(2)为使加在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能在较大的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采用怎样连接 画出相关的电路图。
(3)请根据你画的电路图,把图中的实验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
(4)为使读数误差尽可能小,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档,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档,为保证实验安全,测量范围不能超过_______V和_____A,开始做实验闭合S前,应把P移到________端。
(5)若实验中测得某一小灯泡的电流强度和电压之值如下表,请画出U-I图线,该小灯泡的电阻有何特征 并从中分析其主要原因。
I/A
0.10
0.20
0.26
0.30
0.36
0.40
0.44
0.48
0.52
0.56
U/V
0.05
0.14
0.21
0.30
0.48
0.70
1.02
1.48
1.96
2.50
U
I
0
图1
R1
R2
300
600
U
I
0
AS
U
I
0
BS
U
0
CS
I
U
0
DS
I
图3
U
I
0
图2
aS
bS
cS
dS
t
q
0
题6
题10
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