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芦花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4 09: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芦 花 荡 孙 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一部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早期版本即“白洋淀纪事之一”。
本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荡:水草多、水体深的湖。
淀:浅的湖。
芦花荡是白洋淀中一片长满芦苇的地方。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有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犹如水上迷宫。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英雄儿女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涌现出很多平民英雄,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等影视作品都是以白洋淀为故事背景的。你会读吗? 竹篙 寒噤 舀水
蹿 仄歪 飒飒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吆喝gāojìnyǎocuānzèsàmòhuánghe读一读,写一写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 阴惨 仄歪 央告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一、导入学习,感知故事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老头子护送女孩子去芦苇荡,女孩子受伤,老头子复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和你印象中的抗日故事有什么不同?这个故事内容特别,没有枪林弹雨、刀光剑影;
故事主角特别,老人年近花甲,却非同一般。 二、初识英雄形象 (一)关注“特别”,认识英雄 请浏览1一5段,针对老头子的特别之处,给他起个绰号。A.老鱼鹰。老头子的外貌描写,抓住老头子和鱼鹰的相似之处—敏锐、机警。是敌人的监视和战争的需要练就了老头子的机警和敏捷,练就了他很高的警惕性。 B.水上“飘”。第2自然段关于描写小船的文字。明确小船虽然装满了’物资,但依然给人“飘”的感觉,速度之快,运船之轻松、从容可见一斑,表现了老头子在芦花荡里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从容不迫。 (二)关注诗性,体味“传奇”一片阴森黑暗的大苇塘/一只尖尖的、苇叶样的小船/一个老头子/身穿一件蓝色的破旧拉裤/手里拿着一根竹篙/一时深陷的眼睛/尖利明亮/他/不带一支枪。 三、体察英雄心灵 (一)关注“失败”,揭示矛盾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老人,在执行运送两个小女孩的任务时居然让其中一个小女孩挂了花!这对于老头子来说就是失败!失败原因何在? 大些的轻声吹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渗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转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
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二)关注“不怕”,体察柔情 当她洗脸的时候,应该说:不要洗,会被发现的!
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当她叫出声的时候,应该说:不要出声,鬼子听到就完了!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当她发出哭声的时候,应该说:千万别哭!别让我分心!
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大些的轻声吹喝她:“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这两个小女孩在炮火里打滚、淋着雨过夜,经历了病痛、恐惧,他多么愿意——,他多么愿意——,他多么不愿意——,他多么不愿意—— 他多么愿意俩孩子坐在自己的小船上不再紧张,享受这里的清爽啊!
他多么愿意保护她们,使她们安心一些,不再恐惧啊!
他多么不愿意俩孩子还这么灰头土脸、落魄可怜呀! (三)关注自责,细品“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核心性格特征:过于自尊和自信。四、畅观英雄行为 1、请读第55- 63自然段,谈谈在这场和鬼子的正面冲突中,哪些细节让你对他充满敬意? 第55段、第56段:新鲜的莲蓬,美丽的诱饵。
第57段: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第58段:好一个“张皇失措勺过瘾!
第59段:神奇的小船,精彩的对决!
第60段:痛决的钩子!人物形象:智勇双全 2、这段文字反复写到了老头子的篙,从这只小小的“篙”里,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禅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
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 老头子的神奇:简单的道具,简陋的武器,痛快淋漓的复仇,智勇双全的英雄! 3、“他狠狠地敲打”,如果这里补充打的理由,你能为老头子补出哪些理由呢?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他想望见什么呢? 五、回望英雄家乡 这里的天: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这里的芦花: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美丽的环境涵养了美好的人性。 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0000死于战火,另有8000000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0000人成为难民。 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
—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