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生命之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生命之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0-14 17: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生命之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与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人体组织约
1/4
是由水构
成的。人可以一整天不吃饭,但不能滴水不沾。
健康的人每天需饮水
2~3kg。口渴表示人体细胞已经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水分,大脑中枢
就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当人体失水量达体重的
20%时,就会发生机体代谢紊乱,造成
血液循环量减少、脉搏和呼吸过速、消化器官功能降低、食欲减退等;当失水量超过体重的
25%时,即会导致死亡。但人体的饮水也不能过量,否则,血液总量骤然增加,造成心血管
系统和肾脏的负担过重。实践证明,过度过急饮水,可能会导致机体水中毒。据资料介绍,
世界上因饮水过量而导致中毒死亡者时有发生,如我国浙江省某山村有一个小伙子,因与人
打赌,一连饮入
15
大碗的水,结果发生水中毒,经抢救无效三天后死亡。饮水过量为何会中
毒呢 这是因为饮水过量导致人体水分过多,肾脏来不及排出而积蓄在细胞外液中,导致渗透
压下降,水分进入细胞产生细胞间隙水肿、细胞肿胀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组织代谢紊乱
失常,造成死亡。
那么,一个人一天喝多少水为宜呢 据一些医学家测定:在气温
35℃以上、空气湿度较
小的情况下,从事室外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
6.5kg,从事室内作业的人一般每天饮水
3kg

右即可;当气温低于
35℃时,非重体力劳动者,以每天饮水
2.5~3.5kg
为宜;在炎热夏天,
人们经常流汗,常感口渴,此时宜适当补充些富有营养的饮料。
三年级(上)科学课教学设计
第五课:生命之水
标准内容
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
  (3)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能力培养:
  (1)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2)学会搜集并整理资料,能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培养学生“要珍惜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设计意图
  本课以“渴的滋味”情景引入,并通过记录喝水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认识到人离不开水。通过观察、搜集资料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动、植物也离不开水,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从而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本课通过实验、记录、搜集、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供可供观察的图文资料,让学生体会认识到人离不开水、动植物离不开水,知道水广泛存在自然界及生物体内,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认识珍惜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观察、分析、比较、判断——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拓展。
重点难点
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演示用材料:口渴时的情景图片、各种动植物“喝水”的图片,动植物体内含水量表,沙漠植物图片及沙漠植物根系图片。
  小组实验材料:量筒或量杯(可以用各种有容量标识的饮料瓶代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教科书中第36页的图片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photo\\5\\images\\z501_jpg.jpg"
\t
"_blank )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说当时的感受如何?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思考:水对我们人类到底有多重要呢?
目的: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活动一:我一天喝多少水?
提出问题:我们都需要喝水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photo\\5\\images\\z504_jpg.jpg"
\t
"_blank ),你通常每天喝几杯水?一杯水有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
谈话:(出示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容器,这些通常有容量说明)我们可以用这些容器来估算我们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容器是多少毫升?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计算一杯是多少毫升呢?各小组试试看。
学生边讨论边尝试。
汇报交流自己估测出一杯水的容量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photo\\5\\images\\z505_jpg.jpg"
\t
"_blank )。
提问:再根据你一天喝几杯水,来计算一下,你一天喝了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计算并记录。
讨论:如果我们一天喝的水比较少,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介绍:(图文资料)人类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良状况。
三、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引入:不仅我们人类每天离不开水,动物也一样。你见过哪些动物喝水时的情景?
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
情景:出示图片:各种动物在喝水
( file: / / / H:\\html\\photo\\5\\images\\z506_jpg.jpg"
\t
"_blank )。
提问:动物都需要喝水吗?
提问:(出示蝗虫吃叶子图片)见过蝗虫喝水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photo\\5\\images\\z507_jpg.jpg"
\t
"_blank )吗?它不需要水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蝗虫有咀嚼式口器,吃植物的叶子,吸取植物中丰富的水分。对有些动物,人们一般是观察不到它喝水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满足这些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这些动物不再需要单独需要地“喝”水了。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动物都要喝水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归纳:如果没有水,养料就不能吸收,动物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泄,血液就不能流动,体温就无法恒定,体内的各种活动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与人类一样,动物也需要从体外摄入水分。
媒体:播放
HYPERLINK
"file:///H:\\html\\video\\5h23.html"
“动物对水的需求”视频。
四、活动二:植物也“喝水”?
课前活动:观察农田里的庄稼在水分充足和不充足时的长势。
谈话:生活中父母或自己多久要浇一次水,为什么要浇水?如果不按时浇水,庄稼可能会怎样?
学生汇报交流。
媒体:播放“自动浇灌”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video\\5h21.html )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video\\5h21.html )和“人工浇灌”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video\\5h22.html )
( file: / / / D:\\科学课教学\\三上A\\html\\video\\5h22.html )的视频。
提示:在雨季充沛的时候,不用人工浇灌。
提问:(出示各种植物图片))这些植物“喝”的是哪里的水?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出示图片或视频——植物发达的根系)介绍植物是怎样从地下吸收水分的。
作业: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的含水情况。
五、阅读资料:几种生物的含水量
六、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任务: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的状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当地大湖干涸情况调查、江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