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概括能力,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的英勇行为和高尚精神品质。
教学设想
一、本文重点训练复述能力、概括能力和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因为课文内容并不是十分难以理解,因此,以课文为例子加强语文能力的训练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重点。除了复述的训练以外,其他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完成。
二、本文教学不设计预习,便于复述课文训练。
三、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复述课文训练。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体会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进行复述训练,以此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假如有一个博物馆叫做“红军博物馆”,假如你是这个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假如在你负责讲解的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口吻,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
2.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的练习。
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或肯定;必要时提示一下讲解员应该是怎样的口吻(动作)。
[说明]这是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同时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前,教师可通过卡片等辅助手段解决本课的字词,这里就省略不具体说了。
二、研究课文题目,初步理解课文中心。
1.请学生给课文换一个题目。
教师:本文题目是“七根火柴”。能否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给课文拟定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定的题目有:
火红的心
无名战士
不灭的火焰
两个红军战士
红心
[说明]学生在提出自己拟定的题目时,教师要求说明理由。由学生为课文重新拟一个题目只是个手段,目的是借这样一种形式,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中心。
2.研究题目的作用。
教师提出:
刚才同学们为课文拟定了许多题目,但是作者为什么要用“七根火柴”为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
[说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以肯定。
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可要求学生写一篇内容缩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通过研究课文的题目理解课文内容;训练概括能力,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
二、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教学过程
一、通过研究题目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1.研究课文中所写的草地环境与“火柴”的关系。
△请学生用最少的语言概括草地的特点。
明确:风云莫测(板书)
△这样的环境描写与“火”有什么关系?
明确:需要火(板书)
△谁需要火?
明确:部队;无名战士;卢进勇(板书)
[说明]这三个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有层次的,利于学生理解草地环境描写与课文中心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这主要在前两个问题上。在学生进行概括的时候,教师始终要引导他们认真看书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把握住课文所写的草地环境的特点,才能够概括好。第三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找出充分的理由来说明部队、无名战士和卢进勇为什么需要火,这是精读训练,不可忽视。
2.研究“无名战士”与“火柴”的关系。
△“火柴”是从哪里得到的?
△无名战士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珍藏火柴的?
[说明]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读书,从无名战士所处的环境,他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等几个方面在书中找答案。
△教师范读:“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揭开纸包……一,二,三,四……”
△提问:这里“一,二,三,四……”之间为什么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明确:说明间隔时间长——与无名战士当时的身体情况吻合;另外,也表明他极其郑重的语气。
△这里的省略号具有怎样的意思?假如你是这位无名战士,此时最想对卢进勇说的话是什么?
[说明]通过想象使学生深入体会无名战士这样做的内心世界。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去想象。
△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柴,给部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怎样概括无名战士与“火”的关系?
明确:献火(板书)
△献火的过程展现了无名战士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舍身为国(板书)????、
[说明]这个概括重点要引导学生考虑“舍身”二字,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忽略无名战士“舍身”这一重点内容。
3.研究卢进勇与“火柴”的关系。
△卢进勇受伤了,但是课文后面却说他“走得特别快”,这是不是矛盾了?
△卢进勇将火柴交给后卫连指导员,课文中写道“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这里如果去掉“六根”好不好?
明确:说明卢进勇虽然也很需要火,但是他却没有使用一根。去掉了“六根”,就难以表现现在这样的意思。
△课文最后写卢进勇将火柴交给指导员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请你想象一下:其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话?
[说明]通过这个练习,初步体会课文的中心意思一一让学生在想象卢进勇的话语时,说出与课文中心有关的意思,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卢进勇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前仆后继(板书)
[说明]用“前仆”而不用“前赴”正是紧扣课文内容,这一点要提示学生注意区分词义。(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引者注)
△卢进勇将火柴带给部队,这与火有什么关系?
明确:送火(板书)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阅读分析,可以看出,课文先后写了需要火 ——贡献火——送到火这样三部分内容,围绕“七根火柴”刻画了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形象。可见课文的题目正是本文的线索。
二、研究课文的中心意思。
1.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人们什么?
教师可做如下解说:
火柴,我们在生活中常使用它。现在看起来极其平常。但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经过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几根小小的火柴,曾经显示出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由它产生的故事是多么悲壮,多么令人难忘啊!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这样,用他们的勇敢、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无名战士”有名字吗?如果有名字,作者为什么不写出来?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无名战士是有名字的,通过他的党证应该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作者没有给他起一个名字,正是暗示了这样一个意思:
他是无数为中国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中的代表。正是那些留下姓名和没有留下姓名的先烈们,才使得今天我们共和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上空。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说明]最后研究课文中心意思。由于有了前面的准备,所以这一个环节进行起来并不困难,主要是教师要调动起自己的感情,尽量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板书设计
部队
风云莫测????需要火???卢进勇
无名战士
贡献火???舍身为国
送到火???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