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通过用“录音机”软件录制音频文件并保存和上网下载音频文件,并掌握获取音频素材的途径和方法。
2. 了解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
3. 了解常见的音频播放软件。
4. 在使用GoldWave 软件对音频文件进行片段删除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音频编辑技术。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学生是在了走进了多媒体后,第一次在初中阶段进入新软件的学习,GoldWave由于平时用的比较少,学生对他的了解也不多。但学生对音频制作还是非常兴趣的,且GoldWave也比较适合简单的音频编辑。另外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一学期的学习,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同学对GoldWave简单的操作也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此外由于小学、家庭、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个别学生学习还是存在差异,因此教师为此也制作了学习视频,共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音频文件;
2. 用GoldWave软件简单编辑音频文件;
教学难点:硬件(麦克风)和软件(录音机)的结合使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1. 欣赏电影片段;
2. 你知道视频中的画面原出自哪部影片吗?又如何处理成了现在的片段呢?
声音数字化后,可以方便的进行加工、传输、存储。在多媒体作品中,音频素材的使用能直接、清晰地表达语意,调节情绪,增强作品的表现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辑音频素材。
活动2【讲授】1. 音频获取
如今在发达的网络与科技时代,获取音频素材途径有很多,同学们能否根据你的经历来说一说声音素材的获取途径。
音频获取途径:网络下载,CD翻录,磁带翻录,音频采集等。
活动3【活动】2. 录制音频(校园铃声制作)
(1) 校园铃声(秀洲区统一铃声播放)
(PPT中下课铃声响起)这个铃声熟悉吗?这是秀洲区统一的下课铃声,现在学校想推广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铃声系统,现面向大家征集铃声。铃声要求:有背景音乐(40秒)和提示语言(20秒)左右。
(2) 录制提示语言
探索完成:
根据征集要求,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相互讨论,形成一份20秒长的语言提示。并根据书本提示录制声音的方法,进行提示语言录制。
(3) 音频处理
在录制声音时,可能会有一些噪音或停顿,鼠标声等,这影响了效果,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软件,进行处理,尽量降低这些干扰。如Goldwave。
探索解决:
请你利用Goldwave,对录制的音频进行删减、降噪等。
(方法可参考书本文字说明和视频说明)
(4) 音频合成
终极任务:
根据要求,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并将提示音与其合并。
(教师先播放录制的视频)
铃声制作完成后,请及时上传。
(5) 拓展研究
试着利用Goldwave的另存为功能将合成的校园铃声保存为多种格式,同时试听音质、比较文件大小。
(6) 作业展品
根据学生的作业提交,我们一起来听听学生的创作吧。
(优秀作品将获得校园备选铃声)
活动4【讲授】3. 课堂小结
今天利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设备,进行了录音,并利用Goldwave进行了简单的音频处理,在本节课中,我们只是应用了其点点功能,其他功能如书本提及音调调整等待兴趣的同学去发现、运用。当然音频处理软件除我们今天用到的外,还有其他许多,如Adobe Audution等专业软件。待同学去尝试。
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 日积月累——音频格式
常见的音频格式
音频格式是指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是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的过程。音频格式最大带宽是20KHZ,速率介于40~50KHZ之间,采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每一量化步长都具有相等的长度。
常见的音频格式有:MP3 WAV WMA OGG APE ACC CD MIDI等
MP3格式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
WAV格式
WAV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 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
WMA格式
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后的文件格式,由微软开发,WMA针对的不是单机市场,是网络!竞争对手就是网络媒体市场中著名的Real Networks。微软声称,在只有64kbps的码率情况下,WMA可以达到接近CD的音质。和以往的编码不同,WMA支持防复制功能,她支持通过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加入保护,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于播放的机器等等。WMA支持流技术,即一边读一边播放,因此WMA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在线广播,由于是微软的杰作,因此,微软在Windows中加入了对WMA的支持,WMA有着优秀的技术特征,在微软的大力推广下,这种格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OGG格式
随着MP3播放器的流行,MP3播放器的品牌和厂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MP3手机的压挤,许多上游MP3随身听厂商纷纷寻找出路,有的在外观上创新,有的在做工上求精,有的推出众多大容量机型,有的则在解码芯片上做文章,还有的改进解码功能,支持新的文件格式。在众多的新格式当中,OGG以其免费、开源的特点,赢得了MP3播放器厂商的青睐。
这里说的OGG全称应该是OGG Vobis。OGG并不是一个厂商的名字,而是一个庞大的多媒体开发计划的项目名称,将涉及视频音频等方面的编码开发。Vobis则是某音乐作品中一个人物的名字,这里只是借用它,来代表OGG Vobis是关于音频方便的。OGG Vobis有一个很出众的特点,就是支持多声道,随着它的流行,以后用随身听来听DTS编码的多声道作品将不会是梦想。OGG Vobis在压缩技术上比MP3好,但稍逊于MP3po,但它的多声道,免费,开源这些特点,使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行的趋势,这也正是一些MP3播放器对其支持的原因。
APE格式
APE是Monkey's Audio提供的一种无损压缩格式。Monkey's Audio提供了Winamp的插件支持,因此这就意味着压缩后的文件不再是单纯的压缩格式,而是和MP3一样可以播放的音频文件格式。这种格式的压缩比远低于其他格式,能够做到真正无损,因此获得了不少发烧用户的青睐。在现有不少无损压缩方案种,APE是一种有着突出性能的格式,令人满意的压缩比以及飞快的压缩速度,成为了不少朋友私下交流发烧音乐的一个选择。
ACC格式
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Advanced Audio Coding)是杜比实验室为音乐社区提供的技术。AAC号称「最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 KHz,并且在320Kbps的数据速率下能为5.1声道音乐节目提供相当于ITU-R广播的品质」。和MP3比起来,它的音质比较好,也能够节省大约30%的储存空间与带宽。它是遵循MPEG-2的规格所开发的技术。
CD格式
*.cda格式,就是CD音轨。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如果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CD光盘可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重放。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节长。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无损抓音频。
MIDI:作曲家的最爱
经常玩音乐的人应该常听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DigitalInterface)这个词,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声卡的档次。*.mid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软件写出,也可以通过声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电脑里,制成*.mi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