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奇妙的图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图层的含义
2、初步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1、掌握画布大小的设置、复制图层的操作。
2、学会选择工具盒移动工具的使用。
2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工具和移动工具的使用。
难点:理解图层的含义及操作。
3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奇妙的图层
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创意舞蹈
引入课题“奇妙的图层” 。
学生观看并思考(怎么样来组成这么丰富多彩的图案) 用与实际经历密切相关的例子引入,使学生有兴趣去融入课堂,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2、新知讲授,初识图层
我们可以把图层里理解为覆盖在原来图片上的一层透明胶片,然后进行的任何处理都在这张薄膜上做,如果有什么错误就在薄膜上修改,不会影响到原来的图片。而且每个图层都能单独处理,互不干扰,最后可合成统一视觉的效果的新图。(实例展示,用一张底图和两张透明胶片组成的作品)
图层的基本操作(课件图片展示)以此理解图层的含义及作用图层的含义是本课的难点,已透明薄膜会例,帮助学生去理解图层的特点。
3、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
任务一:
用photoshop打开“示例.psd”,观察右下角“图层”调板。
该文件一共有几个图层?
尝试各个按钮的操作:新建、删除、重命名、隐藏与显示、锁定与解锁等。看看各个操作会出现怎么样的效果。
图层的基本操作
思考:如果“图层”调板不见了,该怎么办?
4、任务一小结 展示:
该文件一共有几个图层?(个)
思考:如果“图层”调板不见了,该怎么办?
(单击“窗口”,选择“图层”,调板就会出现。(或快捷键F7))
5、任务二:
我们了解了图层的作用后,请打开“作品.psd”,这是上节课完成的半成品。这个作品中,图像已经充满了整张画布(即我们画画时的画纸),如果我再想在下方加上新的图像的话,就必须把画布变大。
设置画布大小:
(1)、 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画布大小”。
(2)、在“画布大小”对话框中,将画布宽度和高度分别设置为700像素和600像素,并在“定位”栏目中,单击右下的箭头(画布像哪个方向扩展或缩小)。
(3)、单击“好”按钮。
任务二小结 单位:像素、厘米
6、任务三:
画布高度变大以后,下方会有一些空白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位置加入新的图片了。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35页【复制图片】完成操作。
复制图片
(1)、打开“素材2.jpg”
(2)、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打开的图片中选择需要的图片区域,单击“菜单”中的“拷贝”。
(选择时可使用“CTRL+A”全选图片)
(3)、打开“作品.psd”窗口,在“编辑”菜单中选择“粘贴”按钮,选中的素材图片就被复制到新的图层中了。
思考:如何改变各个图层的上下次序?
(拖动图层改变上下次序)
任务三小结 请一位学生演示如何复制图片
1、 “选择工具”和“移动工具”的使用
2、将作品中的新图层重命名
7、拓展练习
将练习文件夹中的图片通过图层组合成一幅作品
8、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性评价
学生之间互评
五 课堂小结
1、初识图层
(1)图层的含义
(2)图层的基本操作
2、设置画布大小
3、复制图片
课件11张PPT。第七课 奇妙的图层初识图层初识图层图层就像是含有文字或图像等元素的透明胶片,一张张按顺序叠放在一起,每个图层都能单独处理,互不干扰,最后可合成统一视觉效果的新图。初识图层初识图层初识图层图层的基本操作删除图层创建新图层创建新组图层略缩图指示图层可视性开动脑筋在Photoshop窗口中,如果“图层”调板不见了,该怎么办呢?任务一打开示例PSD,分别对图层进行隐藏,解锁,添加,删除等操作。任务二、设置画布大小宽度:700像素
高度:600像素任务三、复制图层课堂小结一、初识图层
1.图层的含义
2.图层的基本操作
二、设置画布大小
三、复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