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4 21: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经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指导学生分析“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1·c·n·j·y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同敌人作斗争、坚信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难点: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8月1日是我国的什么节日?跟什么历史事实有关?(设置悬念,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课
(一)南昌起义
问题: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为什么要发动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有谁领导,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样?
3、起义胜利以后,南昌起义的这支部队又到哪儿去了呢?为什么要这样?
4、南昌起义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把那一天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老师补充:
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将对革命者斩尽杀绝的政策,高举起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起义,这说明当时进行武装起义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3、起义胜利后,部队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下,起义军在转战中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21教育网
(二)井冈山会师  
问题:1、简述秋收起义的发动时间、目的、领导人和经过。
2、秋收起义的部队为什么要向井冈山进军?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老师补充:
①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无法夺取政权;
②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的几个县都建立过共产党组织的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所以秋收起义部队要向井冈山进军。③因为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它在实践上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了革命的摇篮。21·cn·jy·com
(三)星火燎原
问题:1、观察农村革命根据形势示意图,这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越来越多,革命队伍发展壮大)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什么会形成燎原之势?
教师补充: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③广大工农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斗;④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支持;⑤广大农村地域宽广、地势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敌人力量薄弱,这些都为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调动了根据地人民参军的积极性,巩固了根据地。www.21-cn-jy.com
本课小结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