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4 21:4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日,使学生掌握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史实。(重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连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难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过程与方法
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21教育网
教学过程
导入: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代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同学们,你知道照相机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吗?请学习新课寻找答案。www.21-cn-jy.com
【预学】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原因
后,中外联系日益密切,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改变。21cnjy.com
2、交通工具的变化:
、轮船、
、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2·1·c·n·j·y
3、通讯的变化:近代
的开办和
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21·世纪
教育网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19世纪中期以后,
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
2、

成为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21·cn·jy·com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

、改称呼成为社会潮流。
【探究】
(方法:小组讨论解决预学中的疑难点,教师下组指导。)
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讯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导】
一、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这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升】
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