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4 22: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卡通内容的问答,理解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认识的能力。
(2)结合背景、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通过对陈独秀等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的介绍,使学生逐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及性质和影响的学习,认识到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通过将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潮的联系及比较,了解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传播、发展的基本脉络,加深对它的历史地位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献身的精神。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新发展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基本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提问:辛亥革命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历史功绩?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展示袁世凯称帝的图片)提问:袁世凯这是在干什么?教师强调,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又想做皇帝,为造舆论,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提问“民族资产阶级刚刚推翻中国帝制,现在袁世凯又想恢复,资产阶级会同意吗?对于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导入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陈独秀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陈独秀像及介绍陈独秀的小字内容,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陈独秀更多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陈独秀是一位在历史上有过大功也有过大过的人。他在历史上的大功之一就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然后提问: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敬告青年》是哪一年发表的?文章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思想观点?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1915年是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的时代,问:陈独秀提出的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与当时的尊孔复古逆流、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教师解释,袁世凯复辟帝制就是实行封建专制,尊孔复古就是用封建落后思想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科学就是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宣扬资产阶级进步思想。这充分说明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是反封建的,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兴起?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过渡]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大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2、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教师强调,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教师展示《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油画)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要求学生从油画中找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教师指出,陈独秀到北大任教后,《新青年》迁到北京,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多媒体展示《新青年》多期杂志封面和刊登的文章内容,提问,《新青年》主要刊登一些什么内容的文章?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师提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对以下内容作简单解释: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旧道德”的内容(“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影响(束缚思想,压抑人性,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区别(形式上提倡白话文,语言文字通俗;内容上要反映现实,讲求实际,通俗易懂)。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卡片内容,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为什么会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大字内容,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评价。教师指出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然后过渡到下一问题。
(二)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教师提问:新文化运动新发展,“新”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卡片内容,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
2、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多媒体展示“李大钊”像,以及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几篇文章的书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引导学生回顾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指出它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道路。
教师提问:新文化运动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吗?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指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因此,从整体上看新文化运动影响是,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它的新发展。
[小结]
讨论:新文化运动中有两位重要的先生——“德先生”与“赛先生”,你认识
“德先生”与“赛先生”吗?对他们二位先生你有什么看法?今天,他们二位还是你的先生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