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同步练习 含答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同步练习 含答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14 22: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同学们找了很多资料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
)
A.张骞通西域
B.“丝绸之路”开通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D.西域各国归附汉朝统治
2、19世纪70年代造成中国新疆危机的资本主义国家有(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政治腐败,态度妥协退让
B.清朝军队军纪涣散、装备落后
C.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D.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请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
)
①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
②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③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等地
④俄国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地区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5.在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的争论中,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
)
A.曾国藩与李鸿章
B.左宗棠与曾国藩
C.李鸿章与左宗棠
D.李鸿章与曾纪泽
6、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决定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B.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C.新疆物产丰富
D.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7、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允许外国在我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


A、《北京条约》
B、《中法新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甲午战争结束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B、它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大举向我国东北扩张经济势力
C、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割离五十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它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11、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


A、俄、德
B、德、英
C、英、美
D、美、德
12、《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句话反映了台湾人民


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
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
13、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之前40~50年代所签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量最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
D、列强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14、“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5、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此款的经济作用是
①有利于日本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②有利于日本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③有利于日本在华攫取高额利润
④有利于日本占领中国内地广大的市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位清朝官员,在前往新疆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着自己的棺材走在前面,表达他抗击侵略者的决心。
请回答:
(1)这位官员是谁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力地支援当时哪一项外交活动
(2)问题(1)中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由谁完成的 这场外交活动大概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3)问题(1)中的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复当时中国新疆的什么地区 这一地区被近代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侵占 时间是什么时候
(4)问题(1)中的外交活动结束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新疆的管理的
2.收复伊犁,清政府是通过外交途径实现的,但为收回伊犁,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边疆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清政府用一大块土地和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 并说明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⑴这副对联中“公”指的是谁?
⑵这副对联指的是什么事?
4.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回答: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C
3、A
4、B
5、C
6、A
7、C
8、C
9、C
10、A
11、A
12、C
13、D
14、B
15、D
材料题
1.(1)这位官员是左宗棠。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力地支援曾纪泽收复伊犁地区的外交活动。(2)问题(1)中的外交活动主要是由曾纪泽完成的。这场外交活动大概在19世纪80年代初结束。(3)收复当时中国新疆的伊犁地区。这一地区是被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俄国侵占的,时间是1871年。(4)清政府在收复伊犁地区后,根据左宗棠的建议,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新疆建省后大力改革:①建立一套军政管理制度,消除封建割据政权,置郡县,实行新伊分治。新疆省城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伊犁将军仍驻惠远,权力大大削减。②整顿财政金融,裁兵节饷,统一货币,田赋实行按亩计征制度。③举办屯田,兴修水利,提倡种桑养蚕,发展农业和缫丝业。④恢复义学,新增三十多处新义学,开设书局,刊印书籍。这些改革措施,使新疆一地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对巩固西北边防,防御沙俄侵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2.
(1)原因: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突飞猛进,迫切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而此时的中国,实权依然掌握在对内顽固守旧、对外屈辱妥协的慈禧太后手中,社会发展几乎停滞,国力日趋衰弱。列强肆无忌惮地把魔爪伸向中国的邻国和边疆地区,中国边疆烽烟四起。新疆地区的危机最为严重。(2)当时敌强我弱,要收回伊犁,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的,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就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块土地、那些赔款更为重要。
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3.⑴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⑵指的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海战中,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迎战敌舰,不幸壮烈牺牲,成为民族英雄。
4.(1)1895年;日本马关。
(2)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