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的科学技术(含现代科技)和文化
整理改编: qshxy
会考真题
一.选择题:
(古代)
1.(2007?江苏?24)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来源:21CNJ*Y.CO*M】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答案:D
2.(2007?江苏?25)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C
3. (2008?江苏?23)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索
答案:A。
6.(2011?江苏?1)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②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7.(2011?江苏?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②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8.(2011?江苏?6)“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A.昆曲 B.元曲 C.秦腔 D.京剧
答案:D。
9.(2012?江苏?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答案:C
10.(2012?江苏?4)右图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
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明
A.秦汉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共融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答案:C
11.(2013?江苏?5)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答案:A。
12.(2014?江苏?5)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因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2·1·c·n·j·y
A B C D
答案:C。
13.(2015?江苏?6)在2015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 B.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增长
C.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 D.“双百”方针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
答案:B。
14.(2016?江苏?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头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该项发明是(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司南 D.火药
答案:C
15.(2016?江苏?5)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
A.隶书范式突出 B.楷体特色毕现 C.行书风格明显 D.草书形韵兼备
答案:C
(现代)
14.(2007?江苏?27)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上,中国第一艘宇宙飞船在朝阳中缓缓降落,它宣告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综合图示信息与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艘飞船是“神舟”5号 ②这艘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③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 ④这艘飞船用外国火箭发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15.(2007?江苏?28)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剧照出自这一时期的一部名作,这部名作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窦娥冤》 B.《巴黎圣母院》 C.《老人与海》 D.《茶馆》
答案:D
16.(2008?江苏?26)“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
答案:D。
17.(2009?江苏?13)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1cnjy.com
A.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C.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D.是人类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
答案:B。
18.(2010?江苏?16)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19.(2010?江苏?19)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www.21-cn-jy.com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20.(2012?江苏?18)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给予了热切的关怀与鼓励,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这一时期昆曲被“救活”主要是因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B.众多昆曲名家的涌现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答案:A
二.判断题:
21. (2008?江苏?32)右图是对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词句写意。他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22.(2009?江苏?32)古代中国小说产生于明清时期,右图邮票中的故事取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三国演义》。2-1-c-n-j-y
答案:B。
23.(2014?江苏?31)右侧是一幅文人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表现文人个性,追求神韵意境。【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24.(2015?江苏?32)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科技成就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同时也开启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新时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B。
25.(2016?江苏?33)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三.材料题:
26.(2011?江苏?36)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四: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
材料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2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答案:
(1)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分)
(2)创建太学;汉武帝。(2分)
(3)重视教育;维新变法运动。(2分)
(4)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分)
(5)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3分)
27.(2014?江苏?38)现代中国立足于科技的自主研发,坚持开放交流,便宜得“玉兔”等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3分)
(2)近代前期(1840-1919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指出中国在引进西方科技和先进思想方面的三件重大事件。(3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空航天、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分)
(4)纵观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请参照范例,概括宋元、近代前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2分)
范例: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是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2016年模拟试题
中国古代:
一、选择题
1.(2016常州模拟)《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答案:D
4、(2016届南京中华模拟)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D
5、(2016届盐城中学模拟) “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 C )。
答案:C
6、(2016届宿迁中学模拟)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
A.书法 B.中国画 C.文学 D.戏曲
答案:A
7、(2016届苏州高级中学模拟) 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白话小说蓬勃兴起。这主要是因为21·cn·jy·com
A.文人创作意识的觉醒 B.文学素材的不断丰富
C.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的渐趋放松
答案:C
8、(2016届常州高级中学模拟) 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
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
答案:B
9、(2016届常州一中模拟)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D
10.(2016届常州高级中学模拟)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C
二、判断题
11、小说这一文学成就反映了我国唐朝时期的文学特色。 (B)
12、汉字演变的脉络是:甲骨文--- 篆书---金文---隶书---楷书。 (B×)
13、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A )
14、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后,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B)
三、材料题
15、(2016届常州一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21*cnjy*com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中国现代:
一、选择题
1. (2016苏州模拟)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旨在( )
A.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B.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D.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答案:D
2. (2016扬州模拟)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www-2-1-cnjy-com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 B. C. D.
答案:A
3(2016常州模拟)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
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五号”
答案:B
4.(2016扬州模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答案:D
5.(2016届南通一中模拟)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创作的文艺作品包括
《茶馆》《蔡文姬》《渔光曲》
A. B. C. D.
答案:B
6、(2016届苏州高级中学模拟) 2011年9月19日,在湖南省农科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宣布“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这是杂交水稻产量的第三次突破性飞跃。下列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袁隆平首次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B.“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是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品种成功的前提
C.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他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答案:B
7、(2016届常州高级中学模拟)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B. 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C.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D.中国发射成功了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C
8、(2016届常州一中模拟)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21教育网
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A
9、(2016届海安高级中学模拟)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C
10、(2016届前黄中学模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
C.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答案:D
11、(2016届启东中学模拟)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 )。 21*cnjy*com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答案:C
二、判断题
12、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
13.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成就,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A
14、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B
三、材料题
15.(2016届泰州中学模拟) )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与年轻一代成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所受的教育的种类,教育的深浅。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4分)
材料二: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有关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10分)
材料三:下图分别为“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和“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考场图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文革”中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何不利影响?“文革“后邓小平为我国科教文事业出现全新的面貌作了哪些努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