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引导层动画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课 引导层动画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6-10-15 19:11:38

文档简介

第十三课 引导层动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引导层、引导线的作用,掌握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的动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2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直线运动补间动画,本节课的内容是让角色按照作者预定的路线进行运动。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层及引导线的作用和创建方法。
难点: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两个“飞蝶.swf”动画,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动画有什么不同。归纳出制作运动动画的关键:进行移动的对象必须是一个独立元件或组合;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移动的轨迹是直线。
引出新课:如何让“飞蝶”沿着曲线飞动,模拟生动逼真的动画效果。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利用flash的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动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活动2【讲授】讲授新知
教师展示源文件“飞碟1.fla”和“飞碟2.fla”的界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明显看到界面中,曲线运动动画比直线运动动画多了一个图层,这层就是引导层,场景中多了一条弯曲的线,即引导线。
教师讲授引导层的相关知识:
1、内容:只放置绘制的运动路径。(引导线)
2、作用:使对象沿着绘制的运动路径(引导线)运动
3、图标:在引导层下方的图层称为“被引导层”,被引导层会比其它图层往里缩进一些。
4、创建方法:
在被引导层上单击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添加传统引导层”。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初步认识引导层,为下一环节的操作探究——应用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做理论铺垫。
活动3【活动】实践探究
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打开“飞碟1.fla”半成品,尝试完成引导层动画。
提示学生:
1、背景层:可先导入一张图片作为背景,增强作品的意境。
2、飞碟层:飞碟所在图层,用于固定飞碟的起始、结束位置。
3、引导层:在此图层绘制引导线,目的是引导飞碟元件沿着引导层上的曲线路径运动,引导层上的曲线决定着飞碟的运动路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尝试操作,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突破,为归纳出制作引导层动画做好铺垫。
活动4【活动】归纳与引导
1、教师查看部分学生的动画,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启发性的指导,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飞碟层的“起始帧”和“结束帧”的运动对象一定要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2、成功制作的关键:
1)一般将要移动的对象单独放在一个层,作为被引导层,在此层上面添加引导层。引导层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
2)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不能间断,可以是任何形状。
3)被引导对象必须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也就是元件编辑区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
设计意图: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引导层与引导线的用法,加深对所学的引导层和引导线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曲线运动的本质。
活动5【练习】任务拓展
任务:1、将作品“飞碟.swf”增加 “自体旋转”和“闪烁”两种状态,以增强效果。
2、仿照课前老师展示的“旋转的小球.swf”,制作一个动态科技LOGO。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强弱联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自主选择要完成的任务。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可以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小组的设置也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引导层动画的几个注意点:
1、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点。
2、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不能间断,可以是任何形状。
3、引导线转折处的线条弯转不宜过急、过多,否则Flash无法准确判定对象的运动路径。
4、被引导对象必须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也就是元件编辑区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否则被引导对象将无法沿引导路径运动。
5、引导线在最终生成动画时是不可见的。
课件26张PPT。第十三课 引导层动画一、教学内容分析二、环境与素材三、教学流程设计四、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目标描述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3.教学方法1.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
理解引导层、引导线的作用,掌握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的动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直线运动补间动画,本节课的内容是让角色按照作者预定的路线进行运动。
重点:引导层及引导线的作用和创建方法。
难点: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3.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 2、任务驱动
3、分组合作 4、自主探究二、环境与素材1.学习环境选择2.学习资源应用1.学习环境选择2.学习资源1、Flash CS6软件
2、飞碟.swf 、飞舞的蝴蝶.swf 、纸飞机.swf 、小球.swf
3、网络资源http://www.jb51.net/flash/base/179152.html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a3f121e41d6e10fc9152bb78.html
http://baidu.ku6.com/watch/5276464131956440907.html?page=videoMultiNeed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二)讲授新知(三)实践探究(四)归纳与引导(五)拓展任务(六)课堂小结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动画
感受动画用传统补间制作的飞碟飞行效果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
我们能不能让飞碟按照我们规定的路线飞行?三、教学过程(二)讲授新知仔细观察:时间轴上多了个引导层,界面上多了引导线初步认识
引导层三、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 我们可以像增加普通图层那样
插入一个引导层,并且在该图册
上绘制我们需要的引导线;然后
通过拖迤确定对象的启示位置和
重点位置,图像会自动被吸附;
再用学过的方法添加传统补间,
即可实现让飞碟按我们预定的路
线飞行。(三)实践探究动手试一试:
打开“飞碟1.fla”半成品,尝试完成引导层动画。
注意:
1、背景层:可先导入一张图片作为背景,
增强作品的意境。
2、飞碟层:飞碟所在图层,用于固定飞碟的
起始、结束位置。
3、引导层:在此图层绘制引导线,目的是引
导飞碟元件沿着引导层上的曲线路径运动,
引导层上的曲线决定着飞碟的运动路线。(三)实践探究(三)实践探究(四)归纳引导成功制作的关键:
1)一般将要移动的对象单独放在一个层,作
为被引导层,在此层上面添加引导层。引导层
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
2)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
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不
能间断,可以是任何形状。
3)被引导对象必须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也
就是元件编辑区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 (五)任务拓展任务:
1、将作品“飞碟.swf”增加 “自体旋转”
和“闪烁”两种状态,以增强效果。
2、仿照课前老师展示的“旋转的小球.swf”,
制作一个动态科技LOGO。 (六)课堂小结引导层动画的几个注意点:
1、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
终点。
2、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
不能间断,可以是任何形状。
3、引导线转折处的线条弯转不宜过急、过多,
否则Flash无法准确判定对象的运动路径。
4、被引导对象必须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也
就是元件编辑区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
否则被引导对象将无法沿引导路径运动。
5、引导线在最终生成动画时是不可见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