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
时间:50分钟
分值
:
50分
选择题(请把正确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
家。某实习小组准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
们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
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3.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黄河流域”“粟”
“半地穴式房屋”。此文化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
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
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哪一人物开始(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权力的顺利更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尧舜禹之间部落联
盟首领位置的更替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的描写,反映
了某朝一位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这位统治者是(
)
A.夏王桀
B.商王汤
C.周厉王
D.周幽王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
是(
)
A.涿鹿之战
B.盘庚迁殷
C.商汤灭夏
D.牧野大战
巨大的商代青铜器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出现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金文
D.铭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强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下面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
A.农业重视使用化肥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
国”的美称的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六辅渠
D.大运河
非选择题
16.读图回答:
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种制度?
统治者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图中的“诸侯”对“天子”要尽哪些义务?
统治者实行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 商君列传》
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他的变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秦国的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长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单元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A
C
B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D
B
非选择题
(1)西周(2分);
分封制(2分);
(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
(3)向周王进纳贡品(1分);
服从周王调兵(1分);
(4)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2分)。
(1)富国强兵(2分);
秦孝公(2分);
公元前356年(2分);
(2)奖励军功(1分);奖励耕织(1分);
(3)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
七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考场号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