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整理改编:qshxy
会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2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答案:D
2.(2008?江苏?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答案:B。
3.(2009?江苏?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www.21-cn-jy.com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C。
6.(2012?江苏?29)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7.(2013?江苏?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答案:B。
8.(2014?江苏?34)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21·cn·jy·com
答案:B。
9.(2015?江苏?28)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2·1·c·n·j·y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答案:A。
10.(2016?江苏?26)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2-1-c-n-j-y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答案:C。
二.判断题:
11.(2011?江苏?35)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21*cnjy*com
答案:B。
12.(2015?江苏?35)面对十月革命后的战争环境,苏俄被迫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21教育网
答案:B。
三.材料题:
无。
2016年模拟题
一、选择题
1、(2016届宿迁模拟)“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来源:21cnj*y.co*m】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答案:D。
2、(2016届常州模拟)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答案:A。
4、(2016届扬州模拟下图反映了苏俄某一时期农民上缴全部余粮,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评述是 ( )。
A.苏俄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取得了内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D.确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答案:C。
5、(2016届常州模拟)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机器设备的出口状况。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大危机有利于苏联打开世界市场
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对外依赖性很强
③苏联的发展为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市场
④学习和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6、(2016届句容模拟)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答案:C。
7、(2016届苏州模拟)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
答案:B。
8、(2016届南京模拟)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图片人物有关的是 (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答案:C。
9、(2016届徐州一中模拟)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答案:D。
10、(2016届无锡天一中学模拟)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21·世纪*教育网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C。
二、判断题
1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
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A )
12.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经历了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转变的过程。 ( B )
1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A )
14、斯大林模式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发展,今天我国国家仍对经济进行调控,就是对建国以来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沿用。(B )21*cnjy*com
15.重视发展轻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经济特征。 (B)
三、材料题
16、(2016届徐州一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21cnjy.com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www-2-1-cnjy-com
——钱乘旦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4分)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6分)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