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版数学八年级单元检测题第三章《位置与坐标》B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版数学八年级单元检测题第三章《位置与坐标》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10-15 10: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版数学八年级单元检测题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B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
A.(﹣3,3) B.(3,2) C.(0,3) D.(1,3)
2.无论m为何值,点A(m,5﹣2m)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点P(x+3,x﹣4)在x轴上,则x的值为(  )
A.3 B.﹣3 C.﹣4 D.4
4.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是(  )
A.(﹣4,0) B.(6,0) C.(﹣4,0)或(6,0) D.(0,12)或(0,﹣8)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2x)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5,则x的值是(  )
A.±1 B.1 C. D.±
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A(﹣1,2)与点B(﹣1,﹣2)关于(  )
A.y轴对称 B.x轴对称 C.原点对称 D.直线y=x对称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3) B.(2,﹣3) C.(﹣3,﹣2) D.(3,﹣2)
8.已知点A(a,1)与点A′(5,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实数a、b的值是(  )
A.a=5,b=1 B.a=﹣5,b=1 C.a=5,b=﹣1 D.a=﹣5,b=﹣1
9.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4)、B(2,1)、C(5,2),沿某一直线作△ABC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若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3,5),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2-1-c-n-j-y
A.(0,3) B.(1,2) C.(0,2) D.(4,1)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b)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已知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m,﹣m+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如图,在△ABO中,AB⊥OB,OB=,AB=1.将△ABO绕O点旋转9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  )21*cnjy*com
A.(﹣1,) B.(﹣1,)或(1,﹣)
C.(﹣1,﹣) D.(﹣1,﹣)或(﹣,﹣1)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14.将点A(1,﹣3)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A′的坐标为  .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1)、(﹣1,﹣1)、(1,﹣1),则顶点D的坐标为  .
16.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按如图所示放置,OB=2,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7.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  .
18.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写出如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并回答:
(1)点B、E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从点B与点E,点C与点D的位置看,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20.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1)点P在y轴上;
(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3)点P在过A(2,﹣4)点,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3a﹣5,a+1)
(1)若点A在y轴上,求a的值及点A的坐标.
(2)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x轴的上方,求a的值及点A的坐标.
2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5),B(﹣3,0),C(﹣4,3).
(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
(2)写出点C1的坐标.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0),B(﹣1,4),C(﹣3,1)21教育网
(1)在图中作△A′B′C′使△A′B′C′和△ABC关于x轴对称;
(2)写出点A′B′C′的坐标.
24.如图,在三角形AOB中,A、O、B三点坐标分别是A(1,5),O(0,0),B(4,2).求三角形AOB的面积.21·cn·jy·com
25.已知:A(0,1),B(2,0),C(4,3)
(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BC.
(2)求△ABC的面积;
(3)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26.如图,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a),B(b,0),C(b,c)三点,其中a、b、c满足关系式|a﹣2|+(b﹣3)2=0,(c﹣4)2≤02·1·c·n·j·y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ABOP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www-2-1-cnjy-com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分析】根据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可得出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1,3).
故选:D.
 
2.【分析】根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21*cnjy*com
【解答】解:当m<0时,5﹣2m>0,点A(m,5﹣2m)在第二象限,
当0<m时,点A(m,5﹣2m)在第一象限,
当m时,点A(m,5﹣2m)在第四象限.
故选:C.
 
3.【分析】直接利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点P(x+3,x﹣4)在x轴上,
∴x﹣4=0,
解得:x=4,
故选:D.
 
4.【分析】根据B点的坐标可知AP边上的高为2,而△PAB的面积为5,点P在x轴上,说明AP=5,已知点A的坐标,可求P点坐标.
【解答】解:∵A(1,0),B(0,2),点P在x轴上,
∴AP边上的高为2,
又△PAB的面积为5,
∴AP=5,
而点P可能在点A(1,0)的左边或者右边,
∴P(﹣4,0)或(6,0).
故选C
 
5.【分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解:∵点P(﹣x,2x)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5,
∴x2+4x2=25,解得x=±.
故选D.
 
6.【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坐标不变可得答案.
【解答】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A(﹣1,2)与点B(﹣1,﹣2)关于x轴对称.
故选:B.
 
7.【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
故选:A.
 
8.【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
【解答】解:∵点A(a,1)与点A′(5,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a=﹣5,b=﹣1.
故选D.
 
9.【分析】根据网格结构确定出对称轴,然后找出点B、C的对应点B′、C′的位置,再与点A′顺次连接即可,然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的坐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如图所示,点B′(0,3).
故选A.
 
10.【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A(a,﹣b)在第一象限内,
∴a>0,﹣b>0,
∴b<0,
∴点B(a,b)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
故选D.
 
11.【分析】根据y轴的负半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零,纵坐标小于零,可得m的值,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到答案.21cnjy.com
【解答】解:由点P(0,m)在y轴的负半轴上,得
m<0.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
﹣m>0,﹣m+1>1,
则点M(﹣m,﹣m+1)在第一象限,
故选:A.
 
12.【分析】需要分类讨论:在把△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和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1O时点A1的坐标.www.21-cn-jy.com
【解答】解:∵△ABO中,AB⊥OB,OB=,AB=1,
∴∠AOB=30°,
当△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1O,
则易求A1(1,﹣);
当△ABO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1O,
则易求A1(﹣1,).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
【解答】解: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
故答案为:(3,2).
 
14.【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求解即可.
【解答】解:∵点A(1,﹣3)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A′,21·世纪*教育网
∴点A′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3+5=2,
∴A′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
 
15.【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得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第三个点的坐标的特点将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求出来即可.【来源:21cnj*y.co*m】
【解答】解:∵正方形两个顶点的坐标为A(﹣1,1),B(﹣1,﹣1),
∴AB=1﹣(﹣1)=2,
∵点C的坐标为:(1,﹣1),
∴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16.【分析】过点A作AD⊥OB于点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及AD的长,故可得出A点坐标,再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出处:21教育名师】
【解答】解:过点A作AD⊥OB于点D,
∵△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2,
∴OD=AD=1,
∴A(1,1),
∴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17.【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
∴m+2=4,3=n+5,
解得:m=2,n=﹣2,
∴m+n=0,
故答案为:0.
 
18.【分析】由点A的坐标为(﹣1,4),即可求得点C的坐标,又由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即可得点C与C′关于y轴对称,则可求得点C′的坐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答】解:如图:∵点A的坐标为(﹣1,4),
∴点C的坐标为(﹣3,1),
∵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
∴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
故答案为:(3,1).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9.【分析】根据图象可直观看出点B和点E在y轴上,且到x轴的距离都是2个单位长度所以它们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D也是关于x轴对称,所以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解:(1)点B(0,﹣2)和点E(0,2)关于x轴对称;
(2)点B(0,﹣2)与点E(0,2),点C(2,﹣1)与点D(2,1),它们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分析】(1)让横坐标为0求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2)让纵坐标﹣横坐标=3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3)让纵坐标为﹣4求得m的值,代入点P的坐标即可求解.
【解答】解:(1)令2m+4=0,解得m=﹣2,所以P点的坐标为(0,﹣3);
(2)令m﹣1﹣(2m+4)=3,解得m=﹣8,所以P点的坐标为(﹣12,﹣9);
(3)令m﹣1=﹣4,解得m=﹣3.所以P点的坐标为(﹣2,﹣4).
 
21.【分析】(1)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零,可得答案;
(2)根据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1)由点A在y轴上,得
3x﹣5=0,解得a=,a+1=,
若点A在y轴上,a的值是,点A的坐标(0,);
(2)由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在x轴的上方,得
3a﹣5=a+1或3a﹣5+a+1=0.
解得a=3,a=1.
当a=3时,A点坐标为(4,4),
当a=1时,A点坐标为(﹣2,2).
 
22.【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定义直接画出.
(2)由点位置直接写出坐标.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点C1的坐标为:(4,3).
 
23.【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1,﹣4),点C′的坐标为(﹣3,﹣1),然后描点;【版权所有:21教育】
(2)由(1)可得到三个对应点的坐标.
【解答】解:(1)如图,
(2)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1,﹣4),点C′的坐标为(﹣3,﹣1).
 
24.【分析】利用△AOB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过A作x轴的平行线l交y轴于点E,过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直线l于点C,
则S矩形ECDO=5×4=20,
SRt△AEO=×5×1=2.5;
SRt△ABC=×3×3=4.5;
SRt△OBD=×4×2=4;
则S△OAB=S矩形ECDO﹣SRt△ABC﹣SRt△AEO﹣SRt△OBD=9.
故三角形AOB的面积是9.
 
25.【分析】(1)确定出点A、B、C的位置,连接AC、CB、AB即可;
(2)过点C向x、y轴作垂线,垂足为D、E,△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
(3)当点p在x轴上时,由△ABP的面积=4,求得:BP=8,故此点P的坐标为(10,0)或(﹣6,0);当点P在y轴上时,△ABP的面积=4,解得:AP=4.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过点C向x、y轴作垂线,垂足为D、E.
∴四边形DOEC的面积=3×4=12,△BCD的面积==3,△ACE的面积==4,△AOB的面积==1.
∴△ABC的面积=四边形DOEC的面积﹣△ACE的面积﹣△BCD的面积﹣△AOB的面积
=12﹣3﹣4﹣1=4.
当点p在x轴上时,△ABP的面积==4,即:,解得:BP=8,
所点P的坐标为(10,0)或(﹣6,0);
当点P在y轴上时,△ABP的面积==4,即,解得:AP=4.
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
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或(10,0)或(﹣6,0).
 
26.【分析】(1)用非负数的性质求解;
(2)把四边形ABOP的面积看成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用m来表示;
(3)△ABC可求,是已知量,根据题意,方程即可.
【解答】解:(1)由已知|a﹣2|+(b﹣3)2=0,(c﹣4)2≤0及(c﹣4)2≥0
可得:a=2,b=3,c=4;
(2)∵×2×3=3,×2×(﹣m)=﹣m,
∴S四边形ABOP=S△ABO+S△APO=3+(﹣m)=3﹣m
(3)因为×4×3=6,
∵S四边形ABOP=S△ABC
∴3﹣m=6,
则 m=﹣3,
所以存在点P(﹣3,)使S四边形ABOP=S△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