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课程目标: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屠杀”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摒弃前嫌,再度携手,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调查、整理这一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上台讲解,使学生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认识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设计:
重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难点:卢沟桥事变为什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课前导学: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翻寻报刊等方式搜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罪证资料。结合课文,学会思考探究,备于课堂交流。
教学资源:课本;Power
( http: / / www.21cnjy.com )point
课件(相关音乐、图片、文字、录像等);本地资源(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12月13日的警钟长鸣);网上、报刊杂志上登载的侵华日军最新罪证;人力资源(参加过抗日的老人及对这段历史了解的家人、朋友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问题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特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课。
教学过程
片号
幻灯片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馈与对策
1
本课课题
进入学习状态。
课前播放气势雄浑的《救国军歌》。
创设氛围,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
“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热点论坛: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很快认出图中人物,对此事议论纷纷,发言阐述自己观点。
适当点拨学生的观点,给予鼓励。从对此事的评论入手,促使学生去认识历史的真相,去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
这一话题紧扣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3
古迹一游“卢沟晓月”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简介“卢沟桥”。
过渡提问: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它成为历史名桥,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美?仅仅因为它的建筑水平很高?引入“卢沟桥事变”。
美丽的景色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但又产生疑问。
4
“20世纪30年代的卢沟桥”图片口才展示:你能讲一讲卢沟桥事变的大概经过吗?
根据课前预习竞相参与展示自己口才的环节。
赞扬学生的精彩讲述。
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大大增强。
5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动动脑: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呢?
观察、思考、交流、回答。
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和图,肯定学生的正确看法。
学生回答不一定全面,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或暗示。
6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图
观看图片。
放映图片,简介。
学生全神贯注观察。
7
“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图
8
角色扮演:你能和你的同伴合作设计一段卢沟桥上中、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并即兴表演吗?
分小组合作讨论;即兴表演;自由回答问题。
提问:你们从刚才台上同学的表演中看出日军和中国守军各自的态度如何?
学生给同伴的精彩表演以掌声鼓励。这一环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历史。
9
看谁找得快: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多少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史实。
阅读课文,同桌交流,找出:“第二十九军司令部的命令”、“卢沟桥守军几乎全部战死桥头”、“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等史料。
归纳、补充、鼓励。
学生积极性很高,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
10
“中国军队沿长城奔赴前线”图
观看图片。
放映图片,过渡:保卫卢沟桥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但日军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来势凶猛,经过反复争夺之后,卢沟桥失守了。
学生注意力集中看图。
11
“日军通过卢沟桥”图
12
探究分析:“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产生困惑并产生要求解决问题的愿望。
提醒学生结合第14课有关知识进行思考。
13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观看、朗读、回忆、思考、分小组讨论、回答。
放映文字、图片。教师走入小组,倾听、剖析。讨论结束,进行扼要总结,及时纠正学生偏颇的观点。过渡: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也唤醒了一个民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蒋介石庐山讲话”可配话外音;学生回答时及时提示、鼓励。
14
“蒋介石庐山讲话”
15
“八路军、新四军臂章”图
16
探究分析:“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
17
“淞沪会战”名词
了解这一会战的名称。
提醒学生对淞沪会战有一基本印象。
从战事发展过渡引入“南京大屠杀”。
18
“南京大屠杀”录像
观看“南京大屠杀”录像片段。
播放录像。
学生更深切的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野蛮侵略行径。
19
“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图片
看图、回应教师问题,陷入沉思。
询问学生是否去参观过这一纪念馆。
鼓励学生课后走进第二课堂,学习更详尽的历史知识。
20
“纪念馆陈列室瞻厅”图片
21
思维碰撞:“南京大屠杀”真的如一些日本人所说是中国“炮制”的,是“子虚乌有”吗?
讨论交流,发表见解,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
鼓励学生拿出证据反驳日本人的污蔑。
学生爱国情感被充分调动,群情激昂。
22
铁证如山
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各种资料,各组交流,上台展示,控诉日军的罪行。
在小组展示过程中适当点评、肯定。
文字、报纸、录音、诗歌等材料的展示使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中,他们的学习更深刻。
23
“日军在南京举行入城式”图片
观看图片、思索。
和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源,简介图片。
学生对日军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认识更加真实与透彻。
24
“日军搜捕青壮年,押往南京郊外集体屠杀”图片
25
“日军残杀俘虏”图片
26
“遭日军惨杀的男女尸体遍布南京的沟壑田野”图片
27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图片
28
“老人孩子未能幸免”图片
29
“被刺杀后的中国人头颅”图片
30
“南京遭屠城后的惨象”图片
31
“进行杀人竞赛的杀人狂”图片
32
“松井石根受审”图
33
“谷寿夫受审”图
34
“东史郎忏悔”图片
35
“南京各界和国际正义人士抗议日本否定侵略、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图片
看图、思考、讨论、回答。
提问:现在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地反省这段历史,有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道歉?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对此抱什么样的态度?(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烘托气氛)。
提醒学生牢记国耻,奋发图强。但要区分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态度,体现“民族精神”和“和平”两大主题。
36
“南京各界人士在纪念馆举办‘烛光祭奠’活动”图片
37
课外学史:调查访问寻访本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向邻居、家人调查,了解日本侵略军还有哪些暴行?制作剪报:翻寻报纸、杂志,找出有关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的活动材料,了解中国政府的反映,小组制作剪报在同学间传阅。
记录有关网站,作写信准备。
让学生课后给远方的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用自己的努力还历史的真相。
课后可把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修订成册。
38
课外学史:上网参观下载有关材料,相互交流,谈谈体会。
39
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战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
齐读悲壮的战歌《八百壮士歌》,受到鼓舞。在歌曲《保卫黄河》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为下一课作铺垫。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掀起课堂最后一个高潮。
教学后记:
1、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2、级别: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示范课;
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三次观摩研讨会展示课。
3、具体分析: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密切结合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为同学们构建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热点论坛”、“口才展示”、“动动脑”、“角色扮演”、“看谁找得快”、“探究分析”……让同学们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另外,教师还注意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赵薇身披日本军旗的照片引起同学的深思。日本歪曲侵华史实、否定南京大屠杀和对我国钓鱼岛的企图又激起大家的愤怒。但教师不忘提醒学生区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态度,要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体现“民族精神”和“世界和平”两个主题。
努力将历史课堂与课外活动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的结合。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搜集、展示南京大屠杀的罪证等第一手资料,使学生明白历史就在身边。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进行“课外觅史”,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以南京中学生的身份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这些开放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社区等第二课堂,使历史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要注意把握课堂的节奏、控制学生的情绪等。
附:学生自编角色扮演台词
日军:(傲慢地)我日本皇军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发现一名士兵失踪了,肯定被你们抓走了,让我们进城去找一找。
中国军队:(毫不畏惧)这是我军驻地,岂能让你们想进就进!
日:大胆,对皇军竟然如此无理,看来你们想挑起战端,别忘了,皇军一向是以武力保卫前进的。你们可不要后悔!
中:(义正言辞)岂有此理!我们中国人的地盘,难道要由你们说了算?此事非同小可,我要报告上级决定。
日:(暴跳如雷,开枪)让我们打死中国人!
中:(高呼)战友们,打!狠狠地打!把日本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