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选修1-1
第三章
第2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设计思想:
1、对教材的认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非常重要的规律,其中包含了感应电动势大小因素以及从能量角度认识电能的产生。本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提高物理思维水平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2、学生知识背景分析: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对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磁极插入拔出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都已经有过感性认识。
3、本节教学将从感应电动势的概念开始,借助演示实验定性的得出感应电动势大小因素,而后再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量数据,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最后从能量的角度揭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电与磁之间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会用实验探究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定性得出感应电动势大小因素
(2)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归纳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学生用实验探究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实验过程体验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
通过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电与磁之间的重要联系,提高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生探究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磁通量的变化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从能量角度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资源:
教师:
多媒体展示设备、电流计、线圈(匝数不相同)若干、导线、磁铁、导体棒
学生:
线圈(匝数不相同)2个、电流计、导线、条形磁铁
教学方式:讲授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引入
1、播放视频:展现电气化科技的先进成果2、强大的电力如何得到?感应电流如何产生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扣开电气化的大门
回答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感应电动势的教学
利用PPT展示教材图3.1-2和3.1-3提问:①观察图中有无电源②当有电流时哪一部分可以相当于电源
回答问题
感应电动势:4、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因素:①判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依据:利用电流的大小②演示实验:A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切割速度第一次小、第二
次大)B磁铁插入、拔出线圈(第一次快、第二次慢)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5、综合上面实验,引导出磁通量的变化率
讨论磁通量的变化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区别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
1、展示得到感应电动势的定量数据(资料尽可能多一些)2、利用前面实验结论和定量数据归纳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对定律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进行解释4、提供一个简单计算题
记忆、理解定律应用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学生探究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提问:一个闭合电路由10匝线圈构成和另一个由100匝线圈构成的闭合电路,哪一个电路产生的电动势更大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记录实验数据回答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5、从能量角度进一步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能的产生就一定以消耗其他形式能为代价。2、列举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
6、小结
1、感应电动势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线圈匝数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