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长征的开始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4年10月初期的路线:湘江乌江遵义二、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长征的胜利
后期路线:四渡
赤水巧渡
金沙江强渡
大渡河两次
会师:193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四、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爬雪山
过草地【小 结】飞夺
泸定桥红军不怕远征难材料一:东方会议以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如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之领土尚未实现。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阶级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 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东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问:从这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因素促成日本
不惜用战争手段把屠刀伸向中国?蓄谋已久(大陆政策)为摆脱国内危机有机可乘1895年《马
关条约》割
占台湾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2.地点:1.时间:1931年9月18日沈 阳一、九一八事变3.借口:柳条湖事件议一议: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选择柳条湖这个地点?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北大营4.经过:2.地点:1.时间:1931年9月18日沈 阳一、九一八事变炸毁柳条湖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3.借口:柳条湖事件兵力对比中国东北军:19万人
日本关东军:1.9万人探究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探究二:蒋介石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材料二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材料三 1931年10月,国民政府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蒋认为中国各方面不如日本,一打必败,对自己的民族没有信心。攘外必先安内(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反映出蒋“让出局部,保全全局”的心里什么态度?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是怎么做的呢?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探究三: 面对日本的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呢?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赵一曼杨靖宇马占山烈士英魂永存“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 异族”。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胃里没有找到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
5、各界态度
6、结果:不抵抗国民党:共产党:东北人民:坚决抵抗奋起抵抗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三省沦陷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1932年9月16日,日军在辽宁平顶山凶残屠杀3000多中国同胞。这是事后发掘出来的惨死于平顶山的部分同胞遗骨。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本就占领并没收了沈阳边业银行。整个东三省官银号的16万斤黄金和200万斤现洋,全部被日军劫走。
1935年,日伪完全垄断了东北铁路运输。在抚顺、本溪,侵略者从这里掠夺大量的铁矿、煤矿,运往日本。
“伪满”时期,只有日本人能吃大米,中国人吃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③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爱国将领如张学良、杨虎城等,他们又是什么态度,什么反应呢?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
平静的书桌了。” 西安事变二、西安事变
1、时间:
2、发起者:
3、目的:
4、结果:
5、意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从中华民族危机,中共呼声,张、杨二人自身的品质,蒋介石的态度等方面分析)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西安事变的背景)1,日军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4,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二、西安事变
1、时间:
2、发起者:
3、目的:
4、结果:
5、意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双十二事变)逼蒋抗日分组讨论: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及其背后支持的国家会怎样应对?请说明理由?
反应:高兴?还是悲伤?行为:暴力处理(杀蒋)?还是和平解决(救蒋)?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日本美英亲日派亲英美派何应钦日本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何应钦日本何应钦日本 中国共产党的抉择:
“杀蒋”?还是“放蒋”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到西安,在蒋介石通电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前提下,放蒋介石回南京,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博古王若飞周恩来
放蒋: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 杀蒋: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
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27-1936)年1缅怀爱国者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
……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江泽民 2001年10月15日 二、西安事变
1、时间:
2、发起者:
3、目的:
4、结果:
5、意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双十二事变)逼蒋抗日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三一九一八 日军进攻沈阳啦
蒋介石令不抵抗 东北三省全沦丧
东北人民共产党 局部抗战当自强
张学良和杨虎城 逼蒋抗日中外惊
中共西安来调停 停战联共蒋答应
十年内战基本休 统一战线初形成 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BA3、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
人是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
BAB6、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D7、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历史事件之后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9、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10、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11、西安事变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去西安调停。
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 局部抗战周恩来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