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制作人: 王釜翎难忘九一八第14课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一、难 忘 九 一 八1931年
9月
18日
沈阳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一、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大陆政策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 《田中奏折》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 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3、蒋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
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动脑筋柳条湖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
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
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
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
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
行攻击。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
密电
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1、“攘外必先安内”
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3、幻想国联调解东三省沦亡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华北危急!!!《九一八小调》高梁叶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
先占 火药库,
后占 北大营。
杀人放火真是凶!
中国军队有好几十万,
“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 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会“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呢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我幼童之后,
集薪待焚日军对中国平民的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故事会你知道有哪些值得崇敬的抗日英雄呢? 新编《九一八小调》九月十八又来临,
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
铲除卖国贼,
打倒日本兵;
攻城夺路杀敌人,
游击抵抗真英勇!
日本的军队有好几十万,
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杨靖宇赵一曼二、西安事变(1936、12、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讨论1、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
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
个人因素。
4、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
爆发的直接原因。 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起了
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还是放?讨 论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提示提示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
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
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复杂形势返回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5年过去了……日本政府,选择这天进行了谓“购买”钓鱼岛的行为,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近日,北京、上海、重等多个城市多起民众保钓行动,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2012年9月18日 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东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我作总结比试比试,看谁最聪明!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B.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BCB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