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达标检测AB卷
A卷 基础过关
声与信息
1.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
明 (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
2.2016年2月2日22时19分,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6.2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3.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声与能量
4.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5.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
6.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
答:当敲右边的音叉时,声波传向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也开始振动,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说明声音具有 ,声音可以传递 。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当扬声器发出优美的音乐时,扬声器前的烛焰来回摇摆,这个现象说明了 。
回声
7.下列对声的应用中,不是利用了回声定位的是 ( )
A.利用声呐探测海底
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8.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综合练】
9.如图所示,用声波测速仪能准确测定快速飞行的网球的最大速度。测速过程中用的超声波是由 (选填“网球”或“测速仪”)发出的,应用了超声波的
特点;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是 。
10.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金典练习】
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508km/h)
B卷 课时提升
(时间30分钟 总分4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以下例子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超声导盲仪
B.倒车雷达
C.利用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和核爆炸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2.2015年第二季“最强大脑”中,吕飞龙用“狮吼声”将玻璃杯震碎(如图)。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3.如图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4.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5.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超声导盲手杖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制成的
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该导盲手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6.美国的“拖曳声波定位仪”和“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到搜索海域全力搜索“黑匣子”时,如果定位仪接收到了“黑匣子”的信息,将根据信号的具体位置出动“金枪鱼”水下航行器。“金枪鱼”上装有主动声呐,用于海底扫描,找到“黑匣子”的具体位置然后拍摄水下画面。此实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
8.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太高。
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9.(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塞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
20 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声具有 。
10.(9分)如图所示,鱼儿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鱼网,请你根据图中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现象说明声音可以 。
(2)若渔船上的声呐系统发出声音0.9 s后,接收到鱼群反射回的回声,那么鱼群在水下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
2.3 声的利用 达标检测AB卷
A卷 基础过关
声与信息
1.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
明 (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
【解析】选D。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是声音给我们提供了开始答卷的信号,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016年2月2日22时19分,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6.2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地震会产生次声波,人听不到,但某些动物能听到;“B超”即B型超声波,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的。 21*cnjy*com
答案:次 超
3.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声能够传递信息。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信息
声与能量
4.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解析】选B。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因为声可以传递能量,并且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声波洁牙”就是利用超声波高频冲击污垢。故选B。
5.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纸杯被击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振动 能量
6.课外探究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是为什么呢?
答:当敲右边的音叉时,声波传向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也开始振动,结果发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靠在它上面的泡沫小球弹起,这说明声音具有 ,声音可以传递 。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声能够传递能量。敲右边的音叉时,右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声音具有能量,在空气中向四周传播。当左边的音叉接收到声音后,随之发生振动,使泡沫小球弹起。
答案:能量 能量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当扬声器发出优美的音乐时,扬声器前的烛焰来回摇摆,这个现象说明了 。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当扬声器发声时,烛焰左右摇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答案: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回声
7.下列对声的应用中,不是利用了回声定位的是 ( )
A.利用声呐探测海底
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的利用。A选项中让声音从海面出发,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海底深度,利用了回声定位;B选项中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位置,这是利用了回声定位;C选项中和A选项原理相同,也利用了回声定位;D选项中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不是利用回声定位,故选D。2-1-c-n-j-y
8.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
A.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回声和速度公式的掌握。从A点发出声音,到达凹坑的边缘后被反射回来,再到达A点时,声音经过的路程为凹坑的直径的长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式s=vt计算得,s=340m/s×6s=2040m,故选C。
【综合练】
9.如图所示,用声波测速仪能准确测定快速飞行的网球的最大速度。测速过程中用的超声波是由 (选填“网球”或“测速仪”)发出的,应用了超声波的
特点;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是 。
【解析】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的应用。网球不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由测速仪发出经网球反射到测速仪,被测速仪接收,这是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来工作的。
答案:测速仪 反射 回声测距
10.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解析】本题考查超声波的有关知识。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能量,能够清洗物件;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音,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海洋的深度:
s=vt′=vt=×1 500m/s×4s
=3000m
答案:(1)高于20 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m
【金典练习】
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508km/h)www.21-cn-jy.com
【学生自答】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暗礁到船的距离:s=vt=5508km/h×0.6s=3304.8m。2·1·c·n·j·y
【教师点评】
①计算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字后有单位,很好。
②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统一单位。
③利用回声测距离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来回两趟的,而距离只是一趟的路程。
【正确答案】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t=×0.6s=0.3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508km/h,合1530m/s;【出处:21教育名师】
所以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
B卷 课时提升
(时间30分钟 总分4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以下例子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超声导盲仪
B.倒车雷达
C.利用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和核爆炸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解析】选D。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利用的原理是回声定位,即声音传递信息。利用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和核爆炸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选D。www-2-1-cnjy-com
2.2015年第二季“最强大脑”中,吕飞龙用“狮吼声”将玻璃杯震碎(如图)。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吕飞龙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主要是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声音不仅仅在玻璃杯中传播,吕飞龙吼出的声音是由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分贝数是指其响度,与频率无关。故选A。21教育网
3.如图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解析】选A。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
4.如图所示,关于声的利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倒车雷达、B超检查胎儿健康、草原上大象之间的交流均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而扬声器前晃动的烛焰则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故选C。【来源:21cnj*y.co*m】
5.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
B.超声导盲手杖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制成的
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该导盲手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的利用。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故A错误;超声导盲手杖是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因此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应用,故B错误;所有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都会发生反射现象,故C错误;超声导盲手杖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故D正确。21*cnjy*com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6.美国的“拖曳声波定位仪”和“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到搜索海域全力搜索“黑匣子”时,如果定位仪接收到了“黑匣子”的信息,将根据信号的具体位置出动“金枪鱼”水下航行器。“金枪鱼”上装有主动声呐,用于海底扫描,找到“黑匣子”的具体位置然后拍摄水下画面。此实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解析】声呐海底扫描,找到“黑匣子”的具体位置然后拍摄水下画面,根据反射回来需要的时间得到信息,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答案:信息
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B超”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答案: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8.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太高。
【解析】探伤仪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工作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的听觉频率,所以人听不到。
答案:信息 频率
三、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9.(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塞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21cnjy.com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
20 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声具有 。
【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1)蝙蝠是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定位的,故①处应填超声;用细棒依次敲击盛有不同深度水的杯子,由于杯子和水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②处应填音调。(2)声波把内脏都震坏了,故声具有能量。
答案:(1)①超声 ②音调 (2)能量
10.(9分)如图所示,鱼儿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鱼网,请你根据图中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现象说明声音可以 。
(2)若渔船上的声呐系统发出声音0.9 s后,接收到鱼群反射回的回声,那么鱼群在水下的深度大约是多少?(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
【解析】(1)鱼儿听到了它们喜欢的声音传递过来的信息,判断出了这种声音的位置,所以这种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鱼群在水下的深度大约是h=s=vt=vt总=×1 500 m/s×0.9 s=675 m。
答案:(1)传递信息 (2)6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