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类比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IP地址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学生的甄别信息、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课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课把重、难点定为:
重点:IP地址格式(所有环节都在IP格式基础上展开。)
难点:判断IP地址类别;使用IP地址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
高二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已经有很大发展,他们能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迁移能力增强。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新鲜概念。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课前就使用过IP技术解决问题。
网络聊天成瘾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异地上网聊天时,被家人发现在线,家人根据显示的IP地址,顺利寻找到孩子。
IP地址的含义
就象用身份证号码来区分我们每个人一样,为了区别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我们给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一个唯一的编号,我们把它称为该计算机的IP地址。
IP地址的格式
查一查: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看一看:IP地址的格式特点:
四段、三个圆点分隔。
补充:每段取值范围是0——255
解释原因:
每段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那么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多少呢?最小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0,8个0对应的十进制数还是0;最大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1,8个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255。所以0-255,共256个数。
或者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知识来理解:共8个位置,每个位置有两种选择(0或1),所以共用2^8种选择,即256种选择。
比一比:观察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并与相邻同学的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比较,总结一下有什么特点
所有同学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的前三段都相同,都是192.168.14,最后一段是自己计算机的编号。
解释原因:人们一般把IP地址分为两段:网络号和主机号。
因为大家所用计算机都在6号机房,都处在192.168.14这个网段下,所以前三段相同。那么自己所用计算机是这个网段下的那一台计算机呢,用IP地址的最后一段来区别。
想一想:在192.168.14这个网段下最多有多少台计算机?
学生回答:根据IP地址各段的取值范围很容易得出是0-255共256台。
老师补充:有两个特殊的号不能分配给具体的计算机,那就是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情况。全为0的号留给网络本身使用,全为1的号用作广播地址。
学生回答:那就能容纳256-2=254台。
想一想:如果一个网络下有多于254台的计算机时,如何分配IP地址呢?
IP地址的分类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人们将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大类。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分段数目的不同。
0——7
8——15
16——23
24——31
A
0
B
1
0
C
1
1
0
D
1
1
1
0
E
1
1
1
1
0
A类:IP地址的前8位即第一段为网络号,后24位即后三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第一位必须是0;
B类:IP地址的前16位即前两段为网络号,后16位即后两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前两位必须是10;
C类:IP地址的前24位即前三段为网络号,后8位即后三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前三位必须是110;
那么如何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IP地址类别呢?或者说各个类别的IP地址分别适合怎样的网络规模呢?
下面大家分别计算以下各类IP地址所容纳的网络数和主机数分别是多少?并完成下表:
IP类别
IP地址首段取值范围
容纳的网络数
容纳的主机数
A
B
C
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IP地址类别了。而且也很容易的可以根据给定的IP地址判断它所属的IP地址类别。
各类IP地址的适用场合归纳。
补充:子网掩码的作用:
计算机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取或运算,来区别网络号和主机号。或者说子网掩码就是帮助计算机来区别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的。
补充:二进制的“或”运算
象十进制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二进制数之间有与、或、非三种运算。其中或运算的规则是:(用“+”表示“或”的关系)
1+0=1;1+1=1;0+1=1;0+0=0
也就是说,两个数相“或”,只要有一个数是1,结果就是1;只有两个数同时为0,结果才是0。
大家可以实验一下,将自己计算机IP地址和子网炎码分别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然后将各位分别取“或”运算,看看结果是什么,体会一下,子网掩码具体是如何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的。
2.2
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类比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IP地址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学生的甄别信息、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课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课把重、难点定为:
重点:IP地址格式(所有环节都在IP格式基础上展开。)
难点:判断IP地址类别;使用IP地址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
高二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已经有很大发展,他们能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迁移能力增强。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新鲜概念。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课前就使用过IP技术解决问题。
网络聊天成瘾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异地上网聊天时,被家人发现在线,家人根据显示的IP地址,顺利寻找到孩子。
IP地址的含义
就象用身份证号码来区分我们每个人一样,为了区别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我们给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一个唯一的编号,我们把它称为该计算机的IP地址。
IP地址的格式
查一查: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看一看:IP地址的格式特点:
四段、三个圆点分隔。
补充:每段取值范围是0——255
解释原因:
每段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那么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多少呢?最小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0,8个0对应的十进制数还是0;最大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1,8个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255。所以0-255,共256个数。
或者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知识来理解:共8个位置,每个位置有两种选择(0或1),所以共用2^8种选择,即256种选择。
比一比:观察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的IP地址并与相邻同学的计算机的IP地址进行比较,总结一下有什么特点
所有同学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的前三段都相同,都是192.168.14,最后一段是自己计算机的编号。
解释原因:人们一般把IP地址分为两段:网络号和主机号。
因为大家所用计算机都在6号机房,都处在192.168.14这个网段下,所以前三段相同。那么自己所用计算机是这个网段下的那一台计算机呢,用IP地址的最后一段来区别。
想一想:在192.168.14这个网段下最多有多少台计算机?
学生回答:根据IP地址各段的取值范围很容易得出是0-255共256台。
老师补充:有两个特殊的号不能分配给具体的计算机,那就是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情况。全为0的号留给网络本身使用,全为1的号用作广播地址。
学生回答:那就能容纳256-2=254台。
想一想:如果一个网络下有多于254台的计算机时,如何分配IP地址呢?
IP地址的分类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人们将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大类。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分段数目的不同。
0——7
8——15
16——23
24——31
A
0
B
1
0
C
1
1
0
D
1
1
1
0
E
1
1
1
1
0
A类:IP地址的前8位即第一段为网络号,后24位即后三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第一位必须是0;
B类:IP地址的前16位即前两段为网络号,后16位即后两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前两位必须是10;
C类:IP地址的前24位即前三段为网络号,后8位即后三段为主机号,但是第一段的前三位必须是110;
那么如何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IP地址类别呢?或者说各个类别的IP地址分别适合怎样的网络规模呢?
下面大家分别计算以下各类IP地址所容纳的网络数和主机数分别是多少?并完成下表:
IP类别
IP地址首段取值范围
容纳的网络数
容纳的主机数
A
B
C
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选择合适的IP地址类别了。而且也很容易的可以根据给定的IP地址判断它所属的IP地址类别。
各类IP地址的适用场合归纳。
补充:子网掩码的作用:
计算机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取或运算,来区别网络号和主机号。或者说子网掩码就是帮助计算机来区别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的。
补充:二进制的“或”运算
象十进制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二进制数之间有与、或、非三种运算。其中或运算的规则是:(用“+”表示“或”的关系)
1+0=1;1+1=1;0+1=1;0+0=0
也就是说,两个数相“或”,只要有一个数是1,结果就是1;只有两个数同时为0,结果才是0。
大家可以实验一下,将自己计算机IP地址和子网炎码分别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然后将各位分别取“或”运算,看看结果是什么,体会一下,子网掩码具体是如何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