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化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0-17 17: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3.已知:① 2CO(g)+O2(g)===2CO2(g) ?? ΔH=-568kJ/mol
② H2(g)+1/2O2(g)=H2O(g)?ΔH=―248kJ·mol-1
已知CO和H2的混合物1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272KJ,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A.1:1 B.3:37 C.2:1 D.3:2
4.把3mol P和2.5mol Q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M(g)+2N(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mol N,经测定这5min内 M的平均速率是0.1mol/(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5min内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B. Q的平衡浓度为1mol/L
C. Q的转化率为25%
D. x是2
5.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硫酸的锥形瓶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20mL、3mol/L的Na2S2O3溶液
B.2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C.20℃,30mL、2mol/L的Na2S2O3溶液
D.10℃,10mL、2mol/L的Na2S2O3溶液
6.COCl2(g)CO(g)+Cl2(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21·cn·jy·com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
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少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
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
D.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
8.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镀锌铁在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有5.6 g金属被腐蚀 ②有6.5 g金属被腐蚀
③在标准状况下有2.24 L气体放出 ④在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气体放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有关溶液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c(H+)=10-13mol/L
B.将pH=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
C.将pH=1的硫酸溶液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3
D.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由于氢氧化钡过量,所得溶液的pH>7
11.25℃时,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 + c(M+)=c(OH-) + c(A-)www.21-cn-jy.com
B.?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C.?室温下pH=7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c(CHCOO-)> c(H+)= c(OH-)
D.?pH=4的NaHA溶液:c(HA-)>c(H+)>c(H2A)>c(A2-)
12.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①5 mL水;② 6 mL 0.5 mol/L NaCl溶液;③10 mL 0.2 mol/L CaCl2溶液;④50 mL 0.1 mol/L 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1-c-n-j-y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13.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锌片、石墨
铜片、银片
锌片、铜片
铁片、铜片
插入溶液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14.按右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 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 g (不考虑水的蒸发)。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电源P极为正极
B.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6 L
C.c极上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6 g
D.a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40H--4e-= 2H2O+O2↑
15.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9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ΔH=+64.39kJ/mol
2H2O2(l)=2H2O(l)+O2(g) ΔH=-196.46kJ/mol
H2(g)+1/2 O2(g)=H2O(l) ΔH=-285.84kJ/mol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298K下,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Al能将C从CO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25℃,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12分)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21*cnjy*com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且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18.(12分)常温下,ZnS的溶度积常数Ksp=1.20×10-23 ,H2S的电离常数K1=1.32×10-7 K2=7.10×10-15 回答下列问题:
(1)K1>>K2的原因是
(2)0.1 mol/L H2S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填字母)
A.等于0.1mol/L B.等于0.2mol/L
C.小于0.1mol/L D.在0.1~0.2mol/L之间
(3)0.1mol/LNa2S 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表明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已知0.1mol/LNaHS溶液的pH约为9,则0.1mol/LNaH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该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
(5)向0.01mol/L的ZnCl2溶液中通入H2S(g)至饱和(c(H2S)按0.1mol/L计),为保证不产生ZnS沉淀,应控制c(H+)不低于 mol/L(已知7.811/2 =2.8)
19.(12分)如图装置闭合电键K时,电流计A的指针将发生偏转。试回答:
(1) 丙池是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甲中a极电极名称是 ,丙中c极电极名称是 ;
(2)乙中Cu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若电路中有0.02mol电子通过,则甲中a电极溶解的质量为 g;
(3)闭合电键K一段时间后,丙池中生成二种气体和一种碱,则丙池中发生的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丙池中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L,此时测得丙池溶液质量实际减少4.23 g,含有碱0.100mol(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则实际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ol;
(5)如果要给丙中铁片上镀上一层Cu,则丙池应作何改进 。
20.(10分) 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求:(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同样的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g)各0.20mol,试求达到平衡状态时H2的转化率2·1·c·n·j·y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常温常压下的数据,即25℃、101kP下的数据,选项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5.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稳定越高速率越快,AD错误,加水稀释到50mL,其中C的浓度大些,所以选C
6.C
【解析】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或降低生成物的浓度等均可以提高COCl2转化率,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也是不移动的,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关于降低压强,答案选C。
7.A
【解析】根据△G=△H-T·△S可知,选项A正确,BC都是错误的。反应的自发性是指没有外界干扰式体系的性质,所以D也是错误的,答案选A。21教育网
8.C
【解析】进入氢氧化钠则中和氢离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和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都是减小的,比值无法确定,①不正确。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比值增大,②正确。增大醋酸的浓度电离程度减小,但氢离子和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都是增加的,比值无法确定,③不正确。加水促进电离,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比值增加,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www-2-1-cnjy-com
9.B
【解析】锌比铁活泼,所以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是负极失去电子,根据电子是0.2mol可知,消耗锌是0.1mol,质量是6.5g。生成氢气是0.1mol,标准状况下的羰基是2.24L,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21*cnjy*com
10.C
【解析】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100倍,pH=9,所以溶液中c(H+)=10-9mol/L,故A错误;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OH-)=10-5mol/L,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c(OH-)=10-1mol/L,所以两者混合后的c(OH-)=(10-5+10-1)/2≈0.05,
所以c(H+)=10-14/0.05=2×10-13mol/L,所以pH=-lgc(H+)=12.7,故B错误;pH=1的硫酸溶液中,c(H+)=10-1mol/L,pH=5的盐酸中,c(H+)=10-5mol/L,所以两者混合后的c(H+)=(10-5+10-1)/2≈0.05,pH=-lgc(H+)=1.3,故C正确;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氢氧化钡刚好与盐酸完全反应,所以所得溶液的pH为7,故D错误。
11.D【来源:21cnj*y.co*m】
【解析】A正确,符合电荷守恒;B正确,符合质子守恒;C正确,符合电荷守恒;D不正确,溶液显酸性,说明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则?pH=4的NaHA溶液中c(HA-)>c(H+)>c(A2-) >c(H2A),答案选D。
12.C【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由Ksp可知,c(Cl—)越小,c(Ag+)越大
13.C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线相连并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据此可知,选项ABD符合。C中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答案选C。
14.C【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c极上有Cu析出,所以C电极是阴极,则d电极是阳极,所以Q是正极,P是负极,a是阴极,b是阳极,选项A不正确;惰性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相当于电解水,所以电解的水的质量是4.5g,物质的量是0.25mol,生成氢气是0.25mol,氧气是0.125mol。氧气在阳极生成,即b电极生成氧气,气体是2.8L,选项B、D不正确;反应中转移电子是0.5mol,则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析出铜是0.25mol,质量是16g,选项C正确;答案选C。
15.D
【解析】根据装置图的特点可知,甲是原电池,乙和丙是电解池。甲醇属于燃料,再负极通入,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乙中的方程式为
2CuSO4+2H2O2H2SO4+2Cu+O2↑,但如果硫酸铜被完全消耗之后,就相当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丙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不可能生成固体,D不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64.39kJ/mol-196.46kJ/mol÷2-285.84kJ/mol=-319.68kJ/mol。
(2)C、Al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所以有反应①C(s)+O2(g)=CO2(g) △H=-akJ/mol和反应②Al(s)+ 3/2O2(g)=1/2Al2O3(s) △H=-b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4-①×3即得到4Al(s)+ 3CO2(g)=3C(s)+ 2Al2O3(s),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 (3a-4b)kJ/mol。
(3)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根据已知条件可知,1mol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9.36kJ×32=299.52kJ,所以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 —299.52kJ/mol。
17.(1)0.013
(2)1.0 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解析】(1)在10-20min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0.13mol/L,(2)实验2中温度、平衡时浓度都与实验1相同,但实验2先达到平衡;若实验2中通过增大A的起始浓度或增大压强,则平衡时A的浓度高于0.5mol/L,因此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为1.0mol/L,其隐含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3)实验3中平衡时A的浓度高于0.5mol/L,但温度与实验1相同,故起始浓度高于1.0mol/L,反应速率较快。(4)实验4和实验1比较,实验4的温度升高了,平衡时A的浓度也比实(3)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S2-水解显碱性。水解方程式为S2- +H2OHS-+ OH-。
(4)已知0.1mol/LNaHS溶液的pH约为9,说明HS-的水解程度大于HS-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 > c(HS-) >c(OH-) > c(H+)> c(S2-)。根据电荷守恒c(H+) +c(Na+) ==c(HS-)+c(OH-)+2c(S2-)和物流守恒c(Na+) ==c(HS-)+c(OH-)+c(H2S)可知,质子守恒是c(H2S)+c(H+)=c(OH-)+c(S2-)。
(5)溶液中锌离子浓度是0.01mol/L,所以根据溶度积常数表达式可知,硫离子浓度是。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所以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即溶液中氢离子不能低于0.28mol/L。
19.(1)电解池 负极 阳极
(2)Cu2++2e—==Cu (2分) 0.65
(3)2NaCl+2H2O2NaOH+H2↑+Cl2↑ (2分)
(4)0.165 [说明:H2:0.1 Cl2 :0.05 O2:0.015]
(5)“C”换成“Cu”、将“NaCl溶液”换成“CuSO4溶液”。(2分,合理的答案也给分)
【解析】甲乙通过盐桥形成闭合回路,组成锌铜原电池,提供电能。而丙装置则为电解池。
(4)NaOH均是由电解产生,吸收了部分氯气后还剩余0.1mol,则必定有0.05mol的Cl2逸出。0.1mol氢气和0.05mol氯气的质量之和为3.75g。
而溶液减少的质量为4.23g,则必然有水的电解,逸出了氧气。2H2O2H2↑+O2↑
逸出的氧气的质量为4.23-3.75=0.48g,所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
三者共0.165mol。
(5)电镀要求镀件为阴极,镀层金属为阳极,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与阳极金属相同。
(2)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g)各0.20mol,平衡还是等效的,因此达到平衡状态时H2的转化率不变,仍然是0.02÷0.1=0.2,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