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庇护(bì)
蛊(gǔ)惑
祓(bá)除
僭(jiàn)称
B.奚落
(xī)
口讷(nè)
虫豸(zhì)
舂(chōng)米
C.埠(bù)头
国粹(cuì)
垣墙(héng)
踉(liàng)跄
D.鄙(bǐ)夷
小觑(qù)
赧然(nǎn)
哭丧(s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尼姑之流是阿Q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了四个萝卜,兜在大襟里。
B.阿Q一到里面,很吃一惊,只见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中央说什么,对面挺直地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毕恭毕敬地听说话。
C.阿Q和我本来是素不相能的,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这篇课文,我对阿Q有了深刻的了解。
D.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不足挂齿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了。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了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B.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长期痛苦.悲惨.屈辱的生活,是酿成阿Q的变态心理和性格——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原因。
C.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D.阿Q的被压迫者的地位和他身上具有的勤劳吃苦的劳动人民的优点,以及他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
二、课内阅读
阅读《阿Q正传》第二章从“‘哙,亮起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阿Q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的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部分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4.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于是终而至于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其中“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体现了“闲人”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意说说阿Q这一次挨打的经历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选文部分是如何具体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巴
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香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燃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着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来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注】本文写作于1956年9月,正值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的思想家鲁迅诞辰75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正值国内社会主义革命面临很多困难之时,正值当时文艺界出现了“文艺干预生活”的讨论,巴金此时发表了批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有见地的文章并受到了批评,感到了压力。
7.文章开头描写“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雨大作”“屋子里灯光黯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四自然段“先生的特殊的东西”是指哪些
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七自然段(“忘记我……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中的话包括三层意思,试将每层意思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认为这篇散文的线索是《野草》,有人认为是“梦”,你同意那种观点,不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开头的单句(不能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
①鲁迅在《阿Q正传》一文中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②阿Q是个破产农民。
③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农村。
④《阿Q正传》这篇文章语言简洁.鲜明.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与相邻句子组成排比句。
也许命运之神并不公平:朋友找到大海,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找到小河;▁▁▁▁▁▁▁▁▁▁▁▁▁▁▁▁▁▁▁▁▁;▁▁▁▁▁▁▁▁▁▁▁▁▁▁▁▁▁▁▁▁▁;朋友找到金碧辉煌的精神星座,我却找到早已失去雄浑与壮阔的河谷。我不会嫉妒,不会怨恨,更不会堕落。我和朋友一起骄傲,为他,也为我。我和他一样,在人生的路上没有虚度。
13.把下面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
①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
②《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③小说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穿越时空,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④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阿Q可谓大名鼎鼎。
⑤长期以来,几代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兴趣不减,呈现出人人竞相议论阿Q的文化奇观。
⑥自从1921年12月4日阿Q在北京出版的一份报纸上亮相以来,人们的目光便一直聚焦于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14.哲学家萨拉斯特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你有过“唤醒自己”的体味或经历吗?
请以“唤醒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阿Q正传》
一、1.B(A祓fú,C垣y
( http: / / www.21cnjy.com )uán,D丧sāng)
2.C(素不相能:向来不能和睦亲善。此处应为“素不相识”)
3.A(句式杂糅,应去掉句中的“使”)
二、4.贪婪、自私、麻木不仁
5.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在受到屈辱的时候,无力反抗,只有精神胜利法,疗治内心创伤,达到心理的平衡
6.敏感而又麻木健忘:忌讳别人说“癞”和“光”“亮”,在欺负后又很快忘记,愉快的回到土谷祠倒头就睡;自轻自贱又自尊自大: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又自尊自大起来,用此来疗治创伤
三、7.用自然环境来衬托当时困难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同时也借此反衬出鲁迅先生的人格和精神光芒
8.坚强.刚毅的个性;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性格;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同志的平易近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9.①为了青年人无私奉献②为了真理而无畏战斗③勉励青年勇敢前进
10.本文的线索应为“梦”。虽然文章先写“翻到《野草》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阖上”,最后写“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这里的《野草》是鲁迅先生的影子。而整篇文章的主体是作者的“梦境”,是以“梦”来贯串全文(言之有理即可)
四、11.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的一个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
12.朋友找到仙宫的乐曲,我却找到怨鬼的哀歌/朋友找到华贵的楼宇,我却找到牛棚般的小屋
13.④⑥⑤②①③
五、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