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
知识导学
作家作品
约翰·济慈(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
员。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
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
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
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整体感知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赞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
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布局谋篇《蝈蝈与蛐蛐》全文只有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1~8行):写蝈蝈的乐音使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第二层(9~15行):写蛐蛐的歌儿使大地的诗歌从来没有停息。 《夜》全文共4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描写了夜的静谧。 第二部分(第2节):写静谧夜色中的溪水与月光。 第三部分(第3节):进一步写月光下美丽的大自然。 第四部分(第4节):再次写夜的静谧与月色的美好,造成诗的节奏美与旋律美。
写作特点
《蝈蝈与蛐蛐》
以少胜多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季节的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
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
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夜》
节奏优美,韵律和谐,在反复的咏唱中突出夜的静谧、美丽。
诗的最后一节,采用复沓的形式,突出了京景物的特点,在音乐上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给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美丽的氛围。
难点探讨
1《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咏。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
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夜》的最后一节的四句诗,基本上是前几节内容的重复,你觉得这种写法有何作用?《夜》的最后一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
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和美丽,让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相关知识字
叶赛宁著名诗作-------《白桦》欣赏: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
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课前预习 · 打基础
正字音 给加点字注音。
栖息( ) 草茸茸( ) 欢嚷( ) 喧响( )
多音字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盛:( )盛饭 嚷:( )嚷嚷
( )_______ ( )_______
形近字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诲( )教诲 诀( )秘诀
悔( )_______ 袂( )_______
晦( )_______ 抉( )_______
解词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验收· 提能力
基础知识
1根据注音写字。
树lí( ) yōu暗( ) 沉jì( ) 昏yùn( )
2.根据课文填空。它争先________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________,/一旦唱得________了
/便舒适地________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3.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
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
4.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切披上银装。( )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蝈蝈和蛐蛐》一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6.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类文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
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
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
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
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
10.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表达
13.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中考显身手
14. (重庆中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
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
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
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
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
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
低
碳
生
活
”
指
: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①
②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80字左右)
4 外国诗两首答案
课前预习 · 打基础
正字音qī róng rǎng xuān
多音字盛(chéng)盛饭/(shèng)盛夏嚷(rāng)嚷嚷/(rǎng)吵嚷
形近字诲(huì)教诲/悔(huǐ)后悔/袂(mèi)联袂 诀(jué)秘诀/晦(huì)晦暗/抉(jué)
抉择
解词义(1)停留;歇息(多指鸟类)(2)非常静,没有一点声音。
课后验收· 提能力
1.篱 幽 寂 晕
2.沉醉 消逝 疲劳 栖息
3.英 《诗歌》 俄罗斯 农/乡村大自然
4.(1)拟人 (2)比喻、拟人 (3)拟人
5.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6.恬静、欣喜。
7.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
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8.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
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
力。
9.示例:郭沫若的《静夜》
10.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乡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11.“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悦和激动。
12.第一节的“多美的夜色”确定了赞美家乡夏日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的“多美
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夏夜美景的具体描写。
13.示例:《那个窗口》还是那样的夜晚/夜深云黑 无月亮/只有一个明亮
的窗口//风儿,轻轻地吹/似乎在低语:睡吧 睡吧/星儿,静静地眨/仿佛在呢喃:寂寞 寂寞//关不住的灯光/调
皮地打破了星的孤独/一路上高呼:苦读 苦读/不安分的音乐/幽默地参与了风的纠吵/满院里宣传:拼吧
拼吧//如水的灯光/透过那窗口/一览无余/似雾的音乐/穿过那窗口/一泻千里
/而那主人公/影过那窗口/犹如一尊雕像/——维纳斯 思想者/哦 那个窗口
14(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
目标的生活方式。(2)示例:①今天你低碳了吗?②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节能就是最大的减
碳。④低碳 , 让生活更美好;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
进你我他;温室效应我不要, 低碳生活我拥抱;节省水电讲环保 低碳生活我来造;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
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3)示例1:“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
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示例2: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
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世界
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希望2012成为现实。今天,我们真的必须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