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的扩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马可·波罗来华和《
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①利用课中的地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阅读历史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②结合课中问题“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形式”,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讲解或观看多媒体课件、阅读地图、组织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经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②认识到一个庞大的国家,特别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辽阔的疆域内包含着多个民族或多种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在战争、征服、扩张中交流融合,批判野蛮掠夺、征服的危害性,肯定其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性,探讨各民族、个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背景意义。
②在培养学生开放、进取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希腊化时代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难点:本课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很大,且涉及的地理名称多,学生难以把握
怎样正确认识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两种主要交往形式——和交往和暴力冲突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幅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地图,讲解有关地理名称。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阅读本课温故知新《文明向西转移》,说明地中海东部是人类早期文明集中的地方,它们之间的相互交融,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预学】
一、希波战争
1、开始:公元前
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为了控制
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
2、过程:公元前490年,雅典军队以少胜多,取得
了
战役的胜利。
3、结果:雅典取胜,确立了在
的霸权。希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
王国强大起来,南下控制了希腊。
2、经过:公元前334年,国王
开始东征,一直打到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
。
3、影响:促进了
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
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三、罗马的扩张
1、背景:
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2、过程: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成为它的内海。
四、中印文化的西传
1、阿拉伯人吸取了印度人发明的10个数字的计算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
数字”。
2、中国的罗盘、
、
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也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3、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等知识,也带来了
。
五、马可·波罗来华
马可·波罗来华写成了《
》一书,丰富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想象,成为
开辟的原因之一。
【探究】
1、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
2、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精导】
导学点1:希波战争
1、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域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
2、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导学点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怎样扩充疆界?
2、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
导学点3:罗马的扩张
1、你怎样理解下面两句谚语:“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条条大路通罗马”
2、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导学点4、中印文化的西传
1、谈谈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
导学点5:马可·波罗来华
1、想一想,为什么马可·波罗来华能在那时得以成行?
2、《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文化交流有何影响?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卡通问答,了解文明交融的基本形式,然后再讨论课中题:“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升】
一、单项选择
1、雅典称霸地中海是在哪一事件以后(
)
A、梭伦当政
B、伯里克利当政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希波战争
2、奥运会中的马拉松长跑项目的设置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亚历山大东征
3、亚历山大从希腊东征最远打到(
)
A、两河流域
B、埃及
C、波斯
D、印度河流域
4、促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的扩张
5、罗马帝国时期,对外交往主要地区包括(
)
①北欧
②印度
③南欧
④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这个它是指(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
C、罗马帝国
D、波斯
7、下图中,国际通用的10个数字最初是由下列哪一古代人发明的?(
)
0123456789
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埃及人
8、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印度人
D、罗马人
9、下列著作与新航开辟有因果关系的是(
)
A、《荷马史诗》
B、《马可·波罗游记》
C、《伊索寓言》
D、《天方夜谭》
10、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阿拉伯人充当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方交流的杰出代表
二、材料分析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游记》。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3)试比较上述两种文明交往方式的区别。
(4)请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