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三个太阳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十三 三个太阳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7 19: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个太阳
基本目标: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深刻理解崇高的南极精神。
提升目标:体会准确凝练的语言,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理解“南极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默一默
给加点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亘古(

钦佩(

船舷(

真挚(

踮脚(

混沌(

暴虐(

吞噬(

铠甲(

抿住(

伫立(

剔透(

翩跹(

蓦地(
)紧蹙(

粗犷(

俯瞰(

步履(
)
蹒跚(

惊心动魄(

zhōng(
)心 呕( )心lì( )血
zào(
)动

二、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一下问题:
1.本文采用了小标题形式结构全文,请你仔细阅读课文小标题的每一部分内容,想一想每一部分选取了哪些事例?为什么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文?
2.读完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线索,在此基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答案:
文章以女画家赴南极体验生活的全过程为线索,通过女画家的切身感受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 
再读课文,感受南极:
快速找出对南极风光的具体描写的部分,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你对南极的感受。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快速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南极风貌的具体解读,让学生了解南极不仅美丽的一面,更有环境恶劣的一面。
三、想一想
1.文中的南极人指谁?你对文中所写的南极人又怎样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体会感悟南极人的精神风貌。阅读思考,勾画批注。交流阅读感悟。)  
追问:女画家是不是“南极人”?文中还出现一个人——女画家的父亲,他算不算“南极人”?为什么?
明确:他虽然没有到过南极,但正是他们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科考成果,一代代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热爱南极,有献身南极事业的民族气概。
设计目的:通过对女画家父亲精神品质的认识,对“南极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了全面而深厚的认识,为下文探究“太阳意蕴”作铺垫。)
2.女画家在自己的壁画上留下了三个太阳。这“三个太阳”又代表着什么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替画家诠释三个太阳的含义。
设计目的:开展丰富的联想,让学生逐步触摸文本的核心内涵,引导学习不断走向深入,走进“南极精神”,走进“太阳意蕴”。
3.质疑
四、练一练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或感动的句子,并写下理由。
2.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