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名师导般
知识梳理
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的竞争,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时间:________________年7月。
(2)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事件。
(3)双方:同盟国与________________两大军事集团。
(4)性质:非正义的________________战争。
2.经过?
(1)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战场。
(2)战线:形成西、东、南三条战线,以____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____线为主。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线。
(3)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________________战役和________________战役、日德兰海战,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战役最为惨烈。
3.结束?
(1)1917年俄国爆发________________革命,推翻沙皇政府。
(2)1917年4月,________________国放弃中立,宣布对德作战。
(3)1918年10月,________________帝国瓦解。
(4)1918年11月,德国爆发________________革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4.影响?
(1)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2)大战摧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帝国主义国家。
(3)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大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
疑难突破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剖析: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国家参战的目的都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财富,重新瓜分世界。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秘密协定,也说明了这场战争是掠夺性战争。1915年4月,意大利同英、法、俄签订的伦敦密约,以牺牲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领土为条件,换取了意大利的参战。1917年2月,英日密约规定,日本同意赤道以南德属太平洋岛屿在战后归属英国,英国则同意赤道以北的德属岛屿归属日本,并承认日本享有继承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权益的特权。应当说明的是塞尔维亚是被侵略国家,它的参战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它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但对整个战争而言只有从属的意义,不能改变战争总体上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的性质。?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
剖析:首先,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一是战争时间长达4年多。二是战争范围广。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三是破坏性大。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巨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其次,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大帝国,英法也大为削弱,只有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发了战争财。?
最后,在大战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问题探究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式武器发明出来并应用到战争中,使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感到困惑,科技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又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科技的进步呢?
探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科技的发展也不例外,就像先进的飞机,它既是一种先进的武器,也可以用作人类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的交通作出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力求使科技进步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应该通过社会制度的完善使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不要让这些成果落于少数战争狂人的手中。最后,尽量通过国际间的合作,消除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从根源上杜绝战争的发生。
典题精讲
例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俄奥争夺巴尔干?
C.法德争夺欧洲霸权?
D.英德争夺世界市场
思路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理解情况。题干所问的是根本原因,而四个选项中的B、C、D三对矛盾,都是根源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绿色通道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根本原因就是由来已久的矛盾冲突,直接原因(导火线)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冲突。这些都是解答这类题目应该注意的。
例2阅读下列材料: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把它看作发动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奥匈帝国企
图乘机摧毁塞尔维亚,把它“从巴尔干半岛上抹掉”。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进攻。?
请完成:?
(1)萨拉热窝事件是何时发生的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说明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谈谈你对这类暗杀事件的看法。
思路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恐怖性暗杀事件的认识是否正确。第(1)问要回顾教材知识,第(2)问应根据材料作答,第(3)问与第(2)问密切相关,并依据第(2)问的影响来谈看法。
参考答案:(1)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开枪打死,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2)这一事件成为德奥发动战争的借口,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这类恐怖性暗杀事件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它不仅不能制止战争,反而给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以借口。因此,我们应坚决反对这类恐怖性暗杀事件,珍惜生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黑色陷阱解答此类题目,特别是分析对某一种历史现象的看法,易犯的错误是就事论事,不能联系现实作出回答。
知识导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欧洲成为主战场。大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登战役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有关录像片了解大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性质、战争经过、战争的结束和影响。
对大战中的几次战役,如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要在地图上指出其准确位置。
对大战的重要影响,要分条记清,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疑难导析
正义战争指的是反侵略战争或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等权利而进行的战争。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战争的过程又是残酷的,尽管有局部的正义战争,但难以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应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思考。首先它是灾难:时间长、范围广、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其次,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最后,它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问题导思
本题还为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该结合现实多想出几种避免战争的方法。
典题导考
典题变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D.英法对德宣战
答案:B
典题变式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火药桶”的是。
答案:巴尔干半岛
典题变式争夺巴尔干半岛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俄国
奥匈帝国
典题变式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惊喜交加,一面向奥匈帝国发唁电,一面兴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据此完成:
(1)萨拉热窝事件给德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
(2)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就不会主导第一次世界大战了吗?
参考答案:(1)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争夺海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2)世界大战还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照样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典题变式萨拉热窝事件中涉及的两个国家是(
)
A.俄奥
B.英法
C.奥匈·塞尔维亚
D.法德
答案:C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对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C.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借口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维护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安全
思路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其中,A、B、C三项的表述都符合实,只有D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因为他们的暗杀行动不但没有维护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安全,反而成为敌人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塞尔维亚也同样陷入了战争泥潭。
答案:D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战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北线
思路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因为大战中最为残酷的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都发生在西线。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3.1914—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下列战役中,使德国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思路解析:1916年初,德国为了实现速战速决的计划,主力集中进攻西线,与英法联军会战于马恩河,激战4天,英法联军挡住了德军的攻势,使德国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破产。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国家中,下列哪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
A.俄国
B.塞尔维亚
C.法国
D.奥斯曼土耳其
思路解析:俄国、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参战都属于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只有塞尔维亚参战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
答案:B
5.(2006全国中考模拟)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后来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意义
B.特征
C.性质
D.结果
思路解析:一战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为了本国的利益而“背叛”昔日的盟友,说明战争本身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各自利益而进行的掠夺战争,是一场没有正义可言的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C
6.(2005江西鹰潭中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不可能见到的武器是(
)
A.飞机
B.坦克
C.毒气弹
D.原子弹
6.思路解析:原子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美国研制而成的,故在一战战场上不能看到。
答案:D
7.是非判断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始终同德国和奥匈帝国一道与协约国集团作战。
(2)大战爆发后,日本为夺取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和在太平洋的德占岛屿,宣布对德作战。
(3)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4)1917年3月,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是非判断能力。解答本题,应从细微之处入手。(1)意大利由于同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的矛盾,在权衡利弊后退出盟国,并在1915年参加协约国作战。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这种说法符合日本参战的史实。(3)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4)名称有误,当时新政权叫苏维埃俄国。
答案:(1)×
(2)√
(3)×
(4)×
8.识读下图中A、B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战役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事件和战役的地理位置,应结合地图牢记在心。A处于巴尔干半岛,B处于法国边境,根据当时重大事件和重要战役发生的地点来推测,应该是萨拉热窝和凡尔登。
答案: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我综合我发展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应联系中国历史的有关知识,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北洋政府的参战、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等方面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0.阅读下列材料:?
1916年初,德军选定法国东北军事要地、巴黎的门户凡尔登作为攻击目标,声称要使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2月底,凡尔登大血战战幕拉开。双方经过10个月的反复争夺,英法联军挡住了德军的强大进攻,守住了阵地,但死伤惨重,双方伤亡共达70多万人。请完成:
(1)凡尔登战役发生在哪条战线?这条战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了什么作用?
(2)读了这段文字后,你对战争有何看法?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役的了解。解答第(1)问,应清楚这是发生在西线的最重要战役;解答第(2)问,应针对战争的残酷性来阐述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1)西线。在一战中起关键作用。(2)这段文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野蛮性,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11.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这是开放性问题,可以各抒己见。但无论采用哪种观点都必须以史实为根据,切忌空谈。
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会发生。其理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在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斗争中,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这三对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对抗,加剧了战争危机,即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以其他借口挑起大战。第二种观点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世界大战不一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爆发大战。其理由是:萨拉热窝事件是恐怖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战争“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事件的严重危害已被历史所证明。没有这种恐怖暗杀事件,大战可能推迟甚至避免。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仍然存在,但二战后至今并未发生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在二战后同样存在,但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并没有引发世界大战。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并未形成两大军事集团,而只有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创新我超越
12.假设联合国将举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活动,请你代表中国政府作一个名为“战争与和平”的简短演讲(5分钟),你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