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伟人细胞 课件+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伟人细胞 课件+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7 21:31:17

文档简介

《伟人细胞》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巧妙的情节,活泼诙谐的语言,个性化的人物描写。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3.明白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向理想迈进成就大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巧妙的情节,活泼诙谐的语言,个性化的人物描写。
2.明白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逐步向理想迈进成就大事的道理。
【自主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豁达( ) 自诩(  )  跻身(  )  骷lóu(? ?? )?
咬文嚼字(  ) 荟萃(   ) 伯jué(?? ? )???????????
白chī(??? ) lǚ(??? )历???概lǜ(??? )?保yòu(?? ? )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其貌不杨  罪魁祸首  大师风度   酒脱
B.不屈不挠  祟 敬  宿 怨 歉虚
C.一鸣惊人  茅塞顿开  出手不凡  聘请 
D.盗听途说  无动于忠  沸沸扬扬  敏捷  
3.辨词填空。
(1)正在恼火时,贾里发现有人在拉他,头一回( )是邱士力。(竟然  居然  果然  突然)
(2)事后贾里只得把真相向鲁智胜( )一二。(披露  揭露)
(3)贾里把这想法写给电台“大众知音”,(    ) 能得到更多的知音。(渴望  希望  盼望  奢望)
(4)林晓梅这丫头最不 (    ) 进行曲,运动会上,她放的都是流行音乐,软绵绵的,运动员不打瞌睡就算万幸。(欣赏  鉴赏)
【自主合作探究】
4.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的成长历程。全文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贾里伟人计划的失败记录,最后一部分是他意外的成功经历。请你按此结构划分文章起止,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5. 语言是刻画人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品读下列对话,结合全文分析人物性格。
①“我要去大工厂打工。”贾里宣布道。
②“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③邱士力笑得咧开嘴,当然,他根本不知道贾里心里的宿怨:“少说话,多干事,你会吹小号吗?”
贾里:
鲁智胜:
邱士力:
6.本文通过记叙初一男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三次失败以及不经意中获得成功的曲折过程,告诉我们的道理。

【反馈检测】
7.阅读理解。(15分)
我敢说自己很有伟人素质: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总之,可以同每个褒义的成语都拐弯抹角地挂上钩。痛苦的是,外人对此毫不察觉,连我最好的朋友鲁智胜也说:“你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庸人。”唉,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何时能停止呢?
——摘自贾里日记
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不过,父亲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初一算是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①在贾里的心里,伟人的标准是什么?(2分)
②画线的句子反映了这些同学怎样的心理?(2分)
③写贾里主动要领破损的书之前,为什么写其他同学的表现?(2分)
④文中加点“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是指哪些行为?请结合全文说一说。(3分)
⑤如何理解爸爸的“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这句话的含义。(2分)
⑥贾里认为的“区区小事”却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和宣传,你认为学校做得对吗?为什么?
《伟人细胞》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要求读懂课文,了解贾里的三次挫败和成功;
2、文章生活气息浓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懂得,只有深入生活,注重生活积累,才能写出鲜活的好文章来;
3、帮助学生理解,要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都是小事开始做起的;
4、通过理解课文,结合自己平时观察,仿写一个片段《男(女)XXX》,注意写出人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个性化,以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2、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挫败和成功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理解;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昨天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大家说说看《伟人的细胞》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1、你预习了哪些生字词?是怎么弄懂它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如果有个人问你:“《伟人的细胞》讲的是什么?你会怎样回答?
(1)要求同桌两个人说一遍;
(2)指名几位同学在班级交流一下故事内容。交流后并作出评价。
(四)阅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同学默读课文,默读后思考:
(1)课文写了几个部分?分别写出了贾里的哪几件事?
(2)这几件事中,贾里的伟人梦实现了吗?
2、学生默读,分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共同探索,可归纳出:
共写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化敌为友”, 由“恨”变成“友”
第二部分:“矮个风度”, “风度”不起来
第三部分:“打工失败”, 只是一时冲动
第四部分: 意外成功,??凡是从小事做起
总结:四件写了三次挫败,一次成功,它印了中国一句古话,这就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想想看:他前三次为什么会失败?最后是怎样成为“伟人”的?
(五)探究性学习
1、开展一次辩论会:可为正反两方
正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应该要有贾里这样的人;
反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贾里这样的人不可取。
通过辩论,让学生懂得:
在贾里身上,有许多可贵之处:有抱负、有自信、有正义感、上进心;同样,在他身上也有许多不足:想法不切实际,把做伟人与做小事分割开来。
2、分小组讨论,“探究练习四”
从《石墨与金刚石》短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讨论中要帮助学生弄清石墨与金刚石的异同点,从而延伸到一个人在成才的道路中,伟人与一般人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本来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伟人承受过更大压力,经受过更严酷的烈火锻炼,离开不寻常的高温和高压,结晶碳不能变成金刚石,离开非凡的锻炼和考验,变通人不能成为伟人。
(六)布置作业:
1、此篇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具有轻喜剧的效果,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些地方?找几句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2、本文人物形象,富有个性。相信你读了也颇有感触,试试你的笔,也仿写一个同学,把它的个性写出来。
《伟人细胞》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从田晓菲《十三岁际遇》到沈复的《幼时记趣》等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好文章,特别是秦文君的《伟人细胞》。《伟人细胞》选自当代作家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选段共记述四件事:化敌为友,健美风波,打工失败,自领破书。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运用了夸张手法。
(一)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贾里到底有没有伟人细胞。
2、学习本文巧妙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了解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伟人细胞”体现在哪里。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因为课文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多的发表个性化见解的空间。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学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朗读、勾画、讨论、交流、点评等方式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与课前准备:
安排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1、借助工具书整理字词的音、义。
2、贾里为实现“伟人梦”计划干了几件大事?结果怎样?
3、从贾里身上你得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五、设计意图及依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课堂上,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课堂上的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实现提高语文素养与个性化阅读之间的契合呢?现结合七年级自读课文《伟人细胞》的教学设计加以阐述。
(一)课堂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将军,有人想成为明星……男生贾里也有一个愿望——想成为一代伟人!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他身上具有“伟人的细胞”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细胞》一文,走进这个极富个性的初一学生——贾里。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结合学生的实际谈,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且在情感上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憧憬。
(二)整体感知:认识贾里——了解内容
1、贾里的伟人标准是什么?(豁达洒脱、旗帜鲜明、有恨有爱、轰轰烈烈)
2、贾里自认为身上有哪些伟人细胞?(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
3、贾里为了圆他的“伟人梦”他计划作了哪些大事?结果怎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通过讲述故事了解情节,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再提出用四字短语概括。既有对内容的熟悉,又有语言的概括提炼。
(三)研读课文:
1、组织学生从四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研读:进一步了解贾里这一人物形象。(贾里、邱士力、鲁智深这三个人物你最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2、引用名言进行说话训练。
3、拟订自己的成功计划。
这样安排给学生有选择的自由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集体交流中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名人名言的朗读与积累,能够熏陶学生的思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向导和前进的动力。所选取的“成功”和“学习”的名言,既针对初一学生的发展,又针对本课的内容,即要成为伟人所具备的素质。
(四)能力拓展:贾里的初一生活算是暂告了一个段落,他的初二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的“续写初二的贾里”环节,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领略课文的主旨后,个性化的描绘贾里的未来。虽然在写贾里,但是同学们将会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未来,更想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伟人细胞,要去成为伟人。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思想收获的过程。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挥,课文内容的体验,思想情感的教育,尽在这一个过程中。

课件47张PPT。许多同学都有理想,并在不断地努力着,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自命不凡,自称天才,拥有许许多多的幻想,总想在某件大事中一举成名,成为伟人。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位,他就是——男生贾里。 小说伟人细胞8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5. 相关资料6. 检查预习7. 听读课文9. 句段品析10. 疑难探究11. 板书设计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 拓展延伸15. 教材习题讲解4. 文体知识8. 整体感知12. 本课主旨16. 课后作业布置(重点)(难点)认识作品中展现的多姿多彩的中学生活?
能够简炼概括并较详细复述文章主要情节。
通过深入阅读分析人物特点,理解文章主题。21教育网 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1954年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现为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21教育网 这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儿童文学作品,曾在中国作协第三届儿童文学评奖的十九部获奖作品中得票名列首位。小说从儿童 的世界出发,以孩子观察生活的视角展示了今天少年儿童面临的十分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鲜活的少年形象和浓郁的儿童文学特色。小说在表现贾里及他身旁的一帮男生时,选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之间发生的趣事,像串糖葫芦一样,将真实可信的生活细节,从孩子们的视角中反射出来,还 带着一股让人不忍释卷的俏皮劲儿,一路读下去,只觉妙趣横生。21教育网小说的分类 小说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小说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小说按表现形式或手法可分为章回小说、诗体小说、意识流小说等。21教育网 秦文君的校园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男生贾里”系列以幽默、诙谐、明朗的风格叙写当代少年的心灵史和精神脉络,展现了90年代城市中学生的生活图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一个个都普普通通,却十分真切鲜活,被小读者视为自己亲近的伙伴;作者讲述的大多是富于喜剧色彩的趣事,涉及少男少女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诸多问题;作者并不表白自己的理念,而是通过主人公们的认真思索、评断,使这些矛盾冲突迎刃而解;作者采用的语言既取自中学生的口语,又经过选择、提炼,幽默之中透出睿智。“男生贾里”系列小说豁达 自诩 铆足劲 荟 萃 跻身

茅塞顿开 白痴 履历 无动于衷 宿愿
宿舍 星宿 住了一宿 闭塞 瓶塞 边塞 21教育网huòxǔmǎohuì cuìmáochīlǚsùjīzhōngsùxiùxiǔsèsāisài语境记忆法:语境记忆法,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瓶塞(sāi)塞(sāi)不进去。不屈不náo( )  咬文jiáo( )字
 
kū lóu( )  zhà( )一见 21教育网挠嚼骷髅乍21教育网1.豁达:
胸襟开阔,豪爽大方。
2.洒脱:
(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3.迎合:
故意使自己的言语和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
4.自诩:
自夸。 21教育网5.罪魁祸首:
作恶犯罪的首要分子。
罪魁祸首、始作俑者辨析:两个词语都指“坏人”,含贬义。但“罪魁祸首”指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如:大家都以为这件事是他干的,殊不知,他的妻子才是罪魁祸首。“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如:他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
6.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21教育网7.指手画脚: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例句:他常常什么活儿也不干,却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
8.不屈不挠:
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例句:运动员在比赛中只有发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9.荟萃:
(英俊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21教育网10.宿怨:
旧有的怨恨。
11.茅塞顿开: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例句:经过老师的指点,我茅塞顿开,终于解出了这道数学题。
12.道听途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例句: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对于道听途说的事情要学会理智分析。21教育网13.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例句:实际上,巴西的崛起是其稳步发展的结果,而非一鸣惊人。
14.吝惜:
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15.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例句:他对朋友的呼救无动于衷,真是个极端自私的人。21教育网16.咬文嚼字:
这里指不重视实质,只在字句上纠缠。例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要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17.沸沸扬扬:
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议论纷纷。例句:著名导演张艺谋超生的事,前段时间被传得沸沸扬扬。
18.出谋划策:
出主意,定计策。例句:北京市市长鼓励大家为治理雾霾出谋划策。21教育网19.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例句:全国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凯歌。
20.鸡毛蒜皮:
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例句:我们不能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同学关系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伟人细胞》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21教育网1.说说文题“伟人细胞”的内涵。
【答案】所谓“伟人细胞”,是指“伟人”具有的素质,他既有包括主人公贾里所理解的“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等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2.文中贾里为了成为“伟人”作了哪些“可歌可泣”的大事?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口头复述。
21教育网【答案】示例:做一个爱憎分明、恨得轰轰烈烈的人,结果化敌为友;想炼就矮个伟人的风度,结果失败。打算“一鸣惊人”去大工厂打工,结果却把名牌西服的羽纱剪了一个口子,而让朋友足足笑了1分50秒。主动要求把破损的书分给自己,结果却引起了轰动,被评为“明日之星”。21教育网1.课文开始的一段摘自贾里日记的话能不能删去?
【答案】日记反映了贾里关于自我“伟人素质”的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矛盾。如果说故事是他的行为,那么日记反映了他的思想。 正因为有这种思想才有下面的行为,行为也反映了他的思想。21教育网2.第①段介绍贾里心中的“伟人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要点明这一标准?【答案】旗帜鲜明,有恨有爱,轰轰烈烈。同下文化敌为友形成对比,达到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
21教育网3.第7段中哪些文字可以表明贾里对邱士力的看法有了转变?【答案】 “硬汉”“不屈不挠的势头”,表明了贾里对邱士力的看法已经有了转变。21教育网4.第1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过渡作用。前一句与邱士力化敌为友是承上,下一句他重新策划新的行动,引出下文。21教育网5.第22段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答案】“从报纸中缝里找广告”“悄悄地”
“收费最低廉”等细节描写写出了贾里的煞费苦心,还透露出幽默的色彩。6.如何理解第28段中的“茅塞顿开”?21教育网【答案】“茅塞顿开”表明贾里的思想有了转变,引出下文对“矮个的风度”的重新认识。他不再追求宽肩膀,结实粗壮身材的“矮个的风度”了,反而认为健康又轻巧的矮小的身材才符合新潮的伟人标准。
7. 第36段“贾里赴约前,作了精心准备”贾里作了哪 些精心准备?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21教育网【答案】 本题运用概括人物性格法。
贾里写自我推荐信,上浮年龄;头上挑一道头路,像青工大哥;借了鲁智胜的名牌西装。这些表现了贾里的机灵与做事周密。8. 第43段“足足笑了1分钟50秒”,为什么写得这么 精确?21教育网【答案】 这样写非常符合中学生的语言特点,更贴近他们的生活,用夸张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9.大家都比较喜欢贾里这个人物,三次失败的打击对贾里来说似乎太残酷了,你看能不能少写一两次失败?21教育网【答案】不能。第一次失败:贾里认为伟人就应该“旗帜鲜明,有恨有爱,轰轰烈烈”,于是错误地把与邱士力之间的同学矛盾上升到筹我矛盾。第二次失败:贾里想学习拿破仑、马拉多纳,认为伟人应该“肩膀又宽又平,体现出矮个的风度”,于是决定报名参加健美班。第三次失败:贾里从介绍伟人少年时的一本书中得知,“伟人从小就出手不凡,走在潮流前头”,而现在的潮流就是“勤工俭学”,于是决定“去大工厂打工”。三次失败,角度各不相同。 10.如何理解爸爸的留言?21教育网【答案】爸爸的留言的意思是: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11.这部分哪些内容体现了贾里的成功?21教育网【答案】轰动全校,贾里被评为“今日明星”。
12.贾里为什么会成功?21教育网【答案】贾里没有光想着自己,从小事做起,不怕吃亏。13.结合全文来看,“很特别的滋味”有哪些?21教育网【答案】“很特别的滋味”包括了以前努力追求却失败的苦涩,也有初尝成功的喜悦。这对于贾里来说,自然是“甜酸苦辣全有”。重难点小结21教育网 三件轰轰烈烈的事情失败了,一件区区小事却成功了,正是因为贾里从小事做起,有不怕吃亏的思想。现在我们就回过头来把这几件事再看一下。贾里想当伟人,这个目标本身并不错。但是贾里之所以想当伟人,是想“一鸣惊人”,炫耀自己,这种动机就不纯正。(动机不纯)况且,他错误处理了同学关系,错误认为伟人应该与身材有关,以赶时21教育网髦、追潮流为伟人成才之路。那么,他的“伟人计划”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他之所以成为“今日明星”,正是他肯牺牲个人利益,脚踏实地做好了小事。正如贾里爸爸所说:“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21教育网【答案】贾里身上有“伟人细胞”,也就是他想成为伟人,有伟大的志向,这绝不是坏事。在他身上“伟人细胞”体现在哪里呢?他以“大师风度”律己;运动会上反对流行音乐,有正义感;在实现“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中,主动推荐自己,勇于实践;在如何处理那套破损的书的纷争中,他主动要求分给自己,有不怕吃亏的思想。这些都说明贾里的思想素质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实现“伟人计划”三次都失败了呢?主要是因为他“伟【难点探究】贾里身上有没有“伟人细胞”?如果有,他身上的“伟人细胞”体现在哪里?怎样理解贾里的成功与失败?21教育网人计划”的动机不当,不切实际,充满个人主义色彩,加上年龄小,缺乏人生阅历,注定了他的“伟人计划”的失败。那么,他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有不怕吃亏的动机。了解了贾里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就能够明白文章的主旨——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仇人变朋友
追求“矮个
的风度”失败
打工计划失败伟人细胞三次
失败动机不当
不切实际
个人主义色彩一次
成功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伟业主动领
取破书—不怕吃亏的
正确动机— 本文通过描写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以及一次不经意中获得成功的曲折过程,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脚踏实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而行动充满稚气,有上进心但自我要求不严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人物如鲁智胜、邱士力、学生会主席、林晓梅等也都有自己的个性。
2.情节安排巧妙。
三次失败的经过、结局以及原因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最后一次不经意而获得的成功,产生了喜剧效果,揭示、深化了主题3.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
文章采用夸张手法,造成一种令人会心一笑的喜剧效果。如“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在贾里心中,似乎自己已是“大师”,不愿与小儿为伍,懒得去做那些小孩子才做的事情,其实他自己还很稚气,这就产生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使文章妙趣横生。有关“从小事做起”的名言警句:
1.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雷锋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4.一滴水 反映太阳的光辉 ——俗语贾里平日“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从动机来看,只是着眼于轰轰烈烈而且“一鸣惊人”等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从事情本身来看,有的似乎不错而被人称道,但别人比他做得更好,如运动会把那些歌星赶下台,靠的主要还是邱士力;有的则只是一种笑料,如打工剪线头。动机不当,计划不切实际,事情成为笑料,当然就“不被人重视”了。而贾里认为“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如主动要求把那套有破损的书分给他,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所以“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一、 贾里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个看法也不对。因为他所认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本身就包含着伟大的一面,能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下去也可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样的人,既是普通的人,也是伟大的人,做小事与成就伟大并不矛盾。
点拨:这类问题我们不能架空分析,应联系文章内容来分析。二、“连”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短语(后面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至”的意思。
三个句子中的“连”对于表现贾里伟人梦的破灭都很有作用。第一句的背景是,贾梅曾因邱士力说她是“妖精”而“哭得满枕头是泪”,可因为校运动会上邱士力和贾里把那些歌星纷纷赶下台,“连妹妹贾梅也用崇敬的眼光看着他们两个”,把仇人变为朋友,可见邱士力征服了不少人心,吹小号的主意是邱士力出的,贾里与邱士力相比还差了一点,伟人梦自然受到影响。第二句与第一句有联系,贾里原先把邱士力视为应予报复的仇人,可现在连这样的仇人也成了知己,还有什么可报复的人呢?自然成不了基度山伯爵那样的伟人了。第三句,“连”字使贾里深感别人对他的藐视,伟人梦自然又要破灭。三个“连”字,使贾里看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渺小,认清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还产生了没有用武之地的悲哀,他无疑该从伟人梦中清醒过来了。
点拨:应联系文章来理解句子的作用。示例:这正像无比坚硬且具有“耀眼的光泽”的金刚石与普通的石墨一样,都是结晶碳,只不过由于一定的大气压和高温,使“前者的原子排列比后者紧密得多”,从而在硬度上产生了质的变化。如果把伟人比作金刚石,把一般人比作石墨,那么,伟人与一般人也都有相似之处,即本来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伟人承受过更大的压力,经受过更严酷的锻炼。离开不寻常的高温和高压,结晶碳不能变成金刚石,离开非凡的锻炼和考验,普通人也不能成为伟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