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统一国家的初建》(第一课时)
导学案编号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
题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把握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基本情况。2、把握中央集权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
难点: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设问导读学生自读教材,完成以下练习。
(一)秦的统一:1、秦国通过
日益强大起来。2、秦灭六国的策略
、
。3、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且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是
。(长平是山西高平)
(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1、秦王嬴政新创“皇帝”这一名词,称“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2、秦始皇在中央设立几个官职?分别是?各自职责?3、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职责是?
二、互动探究1、秦的统一的原因、意义?
2、请说一说秦国和秦朝、黄帝和皇帝的区别?
3、讨论:秦王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作用。
4、识图:P53秦的疆域。
三、整合总结
秦先后灭
、
、
、
、
、
六国。统
秦的统一一国
秦王
建立秦朝,都城设在
。家的
中央设
、
、
。建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立
INCLUDEPICTURE
\d
"https://ps.ssl./dr/_110_100/t015851d0e7cf7152c2.png%231473063876%231473063876"
\
MERGEFORMATINET
地方实行
。
四、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1、下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
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2、“六合之内,皇帝之士;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4、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
A.
丞相
B.太尉 C.
郡守 D.
县令5、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6、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赤壁之战
(二)简答题:
1、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中央设立哪三个主要官职?职权分别是什么?
2、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这个机构是在哪次变法中开始推行的?
3、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史料链接
中央集权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经济根源: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反抗。理论根源: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被秦国统治者所采纳,到秦朝时,秦始皇开创了这一制度。
复备
第十课《统一国家的初建》(第二课时)
导学案编号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
题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把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识读秦驰道示意图,指出通往齐、燕,吴、楚地区的驰道,指出秦长城西起和东至的所在地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难点:正确理解秦始皇统一措施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设问导读统一文字
_________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日常文书来往通用的是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是_________。统一货币
将战国后期的_________作为流通的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为加强地区间的联系,秦朝以_________为中心,修建了几条_________和_________,贯穿全国。统一_________规定车轮之间的宽度。(五)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筑成一条西起__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长城,史称“_________”。二、互动探究1、读课本P57读图学史回答:(1)描写是否真实?
(2)根据课本P56当时和现在度量衡的换算标准,这位壮士身高多少?吃了多少卤牛肉?喝了多少酒?
2、读课本P57秦代驰道示意图回答:通往齐、燕,吴、楚的驰道。三、整合总结
四、巩固提升1、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2、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3、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史实。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情节,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农民缴税时用不同容量的“斗”
B.商人携带圆形方孔钱前往南海郡经商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
D.读书人在太学攻读儒家经典4、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5、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赢政6、阅读下列材料:在讲述《秦的统一》这课时,历史老师先后在多媒体幻灯片上出示了一下几张幻灯片,要求同学们结合幻灯片的内容,阅读教材,总结一些知识点,请你结合幻灯片的内容来完成下列问题。(1)这些幻灯片反映了秦王朝采取的哪些重大措施?(2)幻灯片体现了秦王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3)幻灯片2中显示了统一后,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后来又有了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是什么?幻灯片3中统一后流通的货币样式是什么?该货币样式有什么影响?请你总结出后三张幻灯片的这些措施所起到的作用。
复备
太尉
丞相
郡县
皇帝
御史大夫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
文化上:统一文字
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巩固统一的措施
交通上:修建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轨
军事上:修筑“万里长城”,以抵抗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