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说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三峡风光吧。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三峡的诗文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番景色。
游记 三 峡19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
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1. 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
读理解能力。 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
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重点)(难点)21教育网 郦道元(469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述严谨,以《水经注》最著名。 21教育网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也可以记录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文笔轻松,语言生动,记述较为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21教育网 《水经》是一部记载我国水系的地理书,经清代学者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遂成《水经注》一书。 《水经》阙 叠嶂 曦月
素湍 长啸21教育网xiàoquētuānxīzhàngxiāng( )陵 沿sù( ) jùn( )茂
zhǔ( )引 飞shù( ) zhāo( )发21教育网朝襄峻溯漱属21教育网(一)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
21教育网(二)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21教育网(三)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2.绝:沿溯阻绝 动词,隔绝
绝 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 动词,消失
21教育网 3.清:回清倒影 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 形容词,清澈
4.属:属引凄异 zhǔ,动词,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shǔ,名词,类21教育网(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晴初霜旦
名词作动词,下霜21教育网(五)文言句式
省略句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白帝,
暮到江陵)21教育网(六)名句积累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三峡》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①,略无②阙③处。重岩叠嶂④,隐天蔽日,自⑤非亭午夜
分⑥,不见曦⑦月。译文: ①连山:连绵的高山。②略无:毫无。
③阙:通“缺”,空缺。
④嶂: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⑤自:如果。⑥夜分:半夜。
⑦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注释: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原文: ②至于夏水襄⑧陵,沿⑨溯阻绝。或⑩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⑧襄:上。
⑨沿:顺流而下。
⑩或:有时。
?宣:宣布,传达。
?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疾:快。 注释: 原文: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上的山色,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译文: 21?素湍:白色的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 :极高的山峰。?悬泉: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 注释: 21原文: ④每至晴初 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 222324252627 22.晴初:天刚晴。 23.霜旦:下霜的早晨。
24.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25.凄异:凄凉怪异。
26.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停止,消失。
27.故:所以。 注释: 21教育网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 【答案】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来写的。
2.文章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1教育网【答案】水——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高峻美)。
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奔放美)。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凄婉美)。21教育网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何种方法来写“山”?
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
【答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的
连绵、高峻,侧面借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
太阳和月亮进一步写山的雄伟。全段突出了山的连
绵高峻、雄伟峭拔的特点。
21教育网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赏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
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
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
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
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
顿觉生意盎然。 21教育网3.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赏析这句话。
【答案】八个字总结全段,“清”字写水,“峻”
字写山,“荣”“茂”写树、草。“良多趣味”,
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景、情融为一体。
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凝练。 21教育网 4. 本段文字写三峡什么季节的风光?试分析。
【答案】秋季。以“霜旦”的“霜”暗指秋
季,写林寒涧肃、猿鸣凄凉,让人更加感受
到深秋萧瑟的气氛。 重点品析第4段21教育网5.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这句话从什么角度写秋景?试分析。 【答案】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林寒涧肃”足够凄清,“高猿长啸”足够凄异,“哀转久绝”足够凄凉。
重难点小结21教育网 这一段文字写三峡秋季之景,突出林寒涧肃、猿鸣凄凉。写出了三峡秋季的凄异美。这一层和上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用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21教育网【答案】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所以写峡必定要从山写起,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高岭连,所以从山起笔,符合特征。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疾速的原因:山高,水的落差大;山连,水不外泄;峡窄,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画面。
1.【难点探究】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21教育网【答案】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2.【难点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
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
二季合为一体? 三峡山: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四季夏:水流湍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
猿鸣凄凉 热爱祖国山河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文章紧扣三峡雄伟秀丽
的总特征和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下笔。写山,突
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
同季节的不同景象,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
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布局合情合理,层次过渡自然。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再写夏
水暴涨,继写春冬美景,后写寒秋肃杀之景。因为,三峡的山
不同寻常,不但多、连、高,而且峡很窄。可想而知,江水通
过这样的峡谷必然比其他处更急,更壮观。水涨总有水落时,
一年四季,涨落有素。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
枯谷空。由此,水成了串连全文的一根线。文章层次过渡自
然。全文写出四个层次,作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全文天衣无
缝地连接在一起。用“至于”自然导出夏水,一个“则”字,
巧妙地过渡到春冬,用“每至”引出肃杀之秋,用“故”总束
第四段,引出渔者歌谣。 3. 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句式灵活,充满生气。
《三峡》全文仅一百多字,作者却以准确凝练的文
字为我们描绘了三峡的雄壮险拔,也描绘了三峡
的清幽秀丽。叙写三峡全景,作者虽以平实的语
言状物写景,但每句用词无不精确、凝练、贴
切、形象。且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
章读起来收敛有致,富有节奏感。 三峡工程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防洪库容
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万立方
米每秒——3.3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2.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
量846.8亿千瓦时。
3.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
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钢筋
46.30万吨。
5.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8.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9.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10.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
工程。 一、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有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点拨:文章构思是由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决定的。二、1.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2.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断了。3.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4.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译。同学们要先从整体上把握句意,然后分析重点字词的意思,注意语句要通顺。
1.如果不是。2.日月。xī3.极高的山峰。yǎn4.连续不断。zhǔ5.悲哀婉转。6.泪水沾湿了衣裳。cháng7.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zhàng8.正午半夜9.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tuān10.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三、五、略。点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层背诵,可按“山——夏水——春冬景色——秋”的顺序来背。新课标把积累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优秀古文的背诵,以增加积累。 三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学习重点
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处
一自主学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 ,
, 。
③故渔者歌曰:“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 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原题重现: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答:
1.《三峡》选自 ,作者 是 地理学家、散文家。(3分)
2.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4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8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 )
⑶沿溯阻绝(沿: )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 )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 )
⑺每至晴初霜旦(旦: ) 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 )
4.译句:(4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6.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含义是 。(4分)
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4分)
⑴略无阙处 通 ,意思是 。
⑵哀转久绝 通 ,意思是 。
8.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4分)
9.《三峡》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什么特点?(4分)
10.“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 ,这使我们想到 这两句诗。(4分)
第二部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11、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2分)
12、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4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13、第一段画线的两句,描绘出了 。(4分)
1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 。(4分)
1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4分)
17、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4分)
18、本文布局巧妙而妥贴,它的特点是先大后 ,先 后 ,即先用粗线条勾画山川的形势,再用工笔描绘林峦的景色。每一段开头,都是先点出 或季节,中间是 描写,结尾以“我”的感觉来 之。(3分)
《三峡》学案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11.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答案: 10.D 11.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2.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3.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 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14.A
1.《水经注》;郦道元;北魏 2.略 3.略 4.⑴一点没有,完全没有⑵日月⑶顺流而下⑷即使⑸急流的水⑹确实,实在⑺早晨⑻回声 5.略 6.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 7.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8.略 9.表现旅人的哀愁。 10.略 11.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2、略 13、第一段: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的山势。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水势的湍急。第三段:写春冬二季三峡清幽隽绝、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第四段:写三峡秋冬之时景色的凄清 14、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插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 15、三峡水流之湍急 16、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17、清荣峻茂 18、小;总;分;地点;景物;烘托
19.三峡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用简洁语言描绘景物特征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修阶段)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嶂 隐蔽 晨曦 襄 上溯 御 湍揣喘 潭 漱口 峻竣浚骏 茂盛 元旦 山涧 属引 凄凉 衣裳 巫峡 重叠 疾风 鸣叫 朝
[2]查找资料,解释词句。
略无阙处 叠嶂:重叠的山峰。自非:假如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阳光。襄:上。
陵:山丘。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阻隔不通(断)。哀转久绝:消失。或:有时。
宣:宣布君主的诏谕。朝zhao:早晨。暮:晚上。虽:即使。奔:代快马。御:驾。疾:快。
回清倒影: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飞漱:飞流冲刷。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清澈;欣欣向荣;峻峭,山高而陡;茂盛。)良多:很多。旦:早晨。林寒涧肃:寒静,
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穆。(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啸:拉长声音叫。属引:连续不断。
[3]试直译全文。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山,简直没有空缺中断的地方。层层重叠的岩石和山峰,遮天蔽日,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丘,顺流逆流都阻隔不通。有时帝王的命令紧急宣布,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这样快。
春冬季节,就是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高峻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特的柏树,悬泉和瀑布,飞流冲刷在山岩之间,山高水清,树木繁茂,确有很多趣味。
每当初晴时分,霜后清晨,林间寒峭,山涧肃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使人泪湿衣裳。”
[4]或许你还不能自己把文章字字句句翻译准确,但相信你一定已经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想象到了各段文字所描述的三峡风光,不妨把你头脑中的三峡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也可完成课后练习一。
课上导学(自助、自新阶段)
[1]简介作品,导入课文
《三峡》选自《 》,作者 字 , 朝人,我国著名的 家。
《水经》是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写了三峡的山势及四时的景色,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2]学生问答,教师解惑,了解内容。
1、齐声朗读,师生问答,检查有注释和学过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逐段朗读,学生提问,学生答疑,对学生有疑惑之处进行引导明确。
3、指名逐句直译全文。(看谁译得正确而且流畅)
4、自选段落,速背比赛,(看谁背得多)
[3]梳理层次,想象情境;
1、 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各段所写的主要内容。A地形地势B夏景C春冬景色D秋景
2、作者选取了哪一景物写三峡的地形地势的?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出三峡的雄伟气势。明确:山;连,高。
3、 完成下表。说说你想象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可参照课前预习[4]和课后练习一)
季节 所选时间 所选景物 景物特点 给人的 感觉
夏季 水涨之时 长江行舟 汹涌 湍急日千里 快 奔腾壮观水势磅礴
春冬季节 风平浪静之时 急流深潭清波物影山峦柏树泉水瀑布 洁白 素湍碧绿 绿潭回旋 回清倒映 倒影极高 绝献奇特 怪柏高悬 悬泉飞泻 飞漱 水清 清澈树荣 繁茂山峻 峻峭草茂 茂盛如诗如画清幽宜人明朗闲静良多趣味
秋季 初晴下霜的早晨 树林山涧高猿山谷 寒静肃穆长啸 凄异空寂 传响 悲凉凄清哀凉气氛令人感伤三声泪下
[4] 讨论交流,概括特点
1、 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讨论交流。
2、请概括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写成一段话。
[参考]作者构思精心,描写生动。
本文主要写的是三峡的形势和景色。先写高山重叠,表现山势雄伟,这是全景;后分写四季景色。作者不循时序,先写夏季,浓墨于江水暴涨时的湍急,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再写春季和冬季,重彩于风平浪静时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画境,展现三峡清幽闲静的山光水色;最后写秋季,落笔于晴初霜旦之时的林寒涧肃、水少谷空,更添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渲染出峡区寒静肃穆,哀凉凄清、令人伤感的气氛。不难看出作者匠心独运,四时之景,各具特色,循环变幻,奇景迭出,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奇丽多彩的三峡山水图。
具体描写手法多样,形象生动。开头大笔勾勒全景:山连,高到“略无缺处”;山高,高到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不见曦月”。这是三峡独有的自然景观,描写十分形象。写夏季江水之奔腾咆哮,放弃直接描写,而是虚拟一叶扁舟,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写路远、时短、行速衬托水流的汹涌与湍急。写春冬之清幽宜人、良多趣味,一连排出八个极富特色的山水景象,烘托出清荣峻茂的优美境界,让人应接不暇,如临其境。写秋景,作者先概括一般特征:林寒涧肃;然后紧紧抓住最具特色的“猿啸”极力加以渲染: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不仅让人看到三峡凄清的景色,还让人听到凄异哀转的猿叫,勾起人们的悲秋之感。最后引用渔歌衬托三峡深秋的清幽寂静。
郦道元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因此,他笔下的山川草木不只有美的形色,而且带着几分灵气。他笔下的三峡就像一位魁伟的男子,有盛夏的热情奔放,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整个形象丰满而多情。
[5]积累描绘山光水色的词语
1、 本文语言极为精致洗练,请将下列词语积累到自己的资料本上。
重岩叠嶂 回清倒影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2、 简单说说它们的意思和使用环境。(看谁释得准、好)
课后巩固(自立、自给)
[1]课后作业:自由写作训练,可任选一题来做。
1、 选一个季节描写三峡风光,整理到作业本上。
2、 近不用上课,你一定常出去游玩,请将你看到的自然美景描写出来。
[2]反馈练习:
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10分)。
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
略无缺处
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
绝 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屠自后断其股
2、翻译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 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1)《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
, 。
(2)《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 。
(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和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分别用了 和
修辞方法。
(4)《三峡》一文引用渔歌的作用是 。
(5)《三峡》一文的结构特点是 。
(6)本文语言精致、洗练,用语俏丽、贴切。请选取文中一处做简要分析。(3分)
示例:描写三峡春冬一段中,因为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饰“潭”。
《三峡》说课稿
一、教材的处理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本文在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学生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1.5个课时来完成,前半个课时重在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本说案说的是这一课时。
2.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②、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③、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3.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三峡》一文构思巧妙,用词精准,特别是能准确的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要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还得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品析文中一些概括力很强的词语等,以及多种修辞的运用。
三、说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文内容所体现的美、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背读积累文学作品这么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课堂上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评一评、背一背,课后安排了写一写这些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写一写环节主要要求学生重视对古诗文的积累,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老师领着走,学生跟着走这一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字词,读准了文章的节奏。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三峡的图片,选用舒缓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三峡的兴趣。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美; 2、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 3、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检查阅读效果。 这一环节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性。
第三步、再读课文,进入文中去领略三峡的美。
品一品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三峡的山:延绵,高峻??????????? 壮美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美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三峡的秋:?? 凄凉???????????????????? 凄美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 如: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第四步、三读课文,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1、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让学生明白: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 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2、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展示幻灯片,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法之妙,通过练习来提示。出示练习:练一练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 面体现了山峦的???????? ,山势的??????????? ;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 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 手法,突出水势?????????? 。3、本文描写生动,写“湍”用???? ,写“潭”用???? ,写“柏”用?????? ,写泉用??????? 。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小结: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的美。 第五步、背诵课文
教师进一步点拨: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风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睹为快,先背为幸啊。同学们,让我们轰轰烈烈的读起来,背起来:我们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可以小声的和背、其背、吟诵。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同学们可以在背的同时,在笔记本上作点词句赏析积累。 第六步、尾声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高峡出平湖"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观。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第七步、知识的拓展 布置课后练习:写一写 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的赞美?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后去欣赏,并用楷书或行楷抄写下来。这一环节很重要,但它的意义远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在于此。
五、说教学效果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练习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美,能揣摩出文章的一两点妙处来。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课后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