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漳州市校本作业
八
上
语
文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 )退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
歼( )灭 绥靖( )
2.体裁知识:
(1)新闻的六要素 、 、 、 、 、 。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 、 、 和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二、 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
2.第句中“歼灭”与“击溃”,二词在句中能换位置吗?为什么?
3.第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出导语并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20字。
新华社电 科尔科瓦多山下夜色迤逦,马拉卡纳烟花绚烂。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8月5日晚在里约热内卢盛大开幕。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了开幕式。
经历了120年发展历程的现代奥运会首次造访南美洲,奥林匹克荣光在这片广袤、神秘的土地上激情传扬。由10人组成的史上首个难民代表团出现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奥林匹克老人用新的方式传递着对和平与友谊的期盼和向往。来自全世界的约11000名运动员再聚五环旗下,将参加里约奥运会28个大项、306个小项的角逐。与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相比,增加了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两个大项。
标题:
八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一、积累运用
1.kuì sài è dāng jiān suí
2.(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2)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
二、课内阅读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第①②句 ,第③至句, 冲破、横渡, 锐不可当
2.不能。“歼灭”是消灭的意思;“击溃”是打散的意思。二者语意不同,如果颠倒位置,不符合实际情况。3.实际情况是“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战犯的‘不料’恰恰表明我军的英勇善战,出敌不意。4.客观原因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玩弄和谈阴谋,人心向背,造成被动。5.议论句是“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 此句恰如其分的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三、课外拓展
标题: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热内卢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