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8 At the shop 课件+教案(3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8 At the shop 课件+教案(3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沪教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6-10-19 12:58:38

文档简介

附件2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课题:Unit 8 At the shop
设计人/单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熟悉牛津英语教材,能够熟练运用一到三年级反复出现的基本句型和单词,学生的自律性得到初步培养,注意力相对集中,但个体差异较大,同学之间形成了小组合作的默契并能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四年级学生对绘本、动画、歌曲的感兴趣,因此本课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和绘本结合课本关键句型和单词进行文本再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食物类的单词tomato, soup, potato, carrot, fish, meat, rice以及shop, togeth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由于本课题为At the shop,并没有限定shop的类型,可拓展话题,将过去学习过的食物以及其他物品如玩具、饮料等放入句型中,在情境中进行交流。
本单元是本教材第三模块中的第八单元。在一年级下册中呈现了Do you like ...?和What do you like? I like...的句型;二年级下册中出现了Would you like...? Sure./No, thanks.的表达。体现了三年级上册出现了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se? 句型;在四年级上册中还出现了There is.../There are ...的句型。而在前六册教材中,能够结合At the shop的情境的单词还有水果、文具、玩具、餐具、饮料、服饰类等等。
本课句型以及单词难度不大,结合过去已学旧知,灵活运用语言,体现知识与能力螺旋式的上升。本课将以Peppa Pig的生日为主线,在情境中,首先教授与本课句型和生词相关的部分,然后处理故事部分,最后引导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以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单元设计整体思路和依据
1. 单元设计整体思路
本单元是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中的Unit8 At the shop,根据本课主题,设计了三个话题(每课时为一个话题)。第一课时的话题为Preparing for Peppa’s birthday party,温习了过去所学的食品类词汇,对本课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基本掌握。第二课时Preparing Peppa’s birthday gift,通过与上节课相关的情境引入教材Enjoy a story的部分。第三课时At Peppa’s birthday party,基于教材中Culture Corner,拓展了中西餐桌礼仪知识。
单元教学安排(课时、内容)(表格列举、对比)
情景
单元部分
内容
第一课时
Preparing for Peppa’s birthday party
Listen and say, Look and learn,
Ask and answer,
单词tomato, potato, carrot, meat, fish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第二课时
Preparing Peppa’s birthday gift
Enjoy a story
故事Panda’s glasses shop
第三课时
At Peppa’s birthday party
Culture corner
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以及食品类单词
单元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能够掌握本课重点单词tomato, potato, carrot, meat, fish, rice;
能够在语句中,对不可数名词,以及可数名词单复数的两种形式有所感知;
能够能够在语境中感知、学习本课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
语言技能目标:
能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来询问他人需要什么;
能运用“I’d like some...”来回答他人的询问,表达自己的需要。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保持、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故事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通过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引导学生懂得尊重文化差异。
学习策略目标:
融入情景,结合多媒体,使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运用语言,提升感情。
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六、具体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型、时间: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词汇fish, meat, tomato, potato, carrot
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
教学目标:
能构运用已学句型 “There is .../ There are...”复习已学物品名称如食物、水果、饮料;
能听、认读单词:fish, meat, tomato, potato, carrot;
能够听懂并运用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来询问他人想要什么,并用 “I’d like some ...”来回答说出自己想要的物品。
教学重点:
1. 能够在情境中听、说、读单词:fish, meat, tomato, potato, carrot;
2. 能够正确运用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
1. 能够正确拼读、书写单词:fish, meat, tomato, potato, carrot;
2. 能够对不可数名词以及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有初步感知;
3. 能够正确提取信息;
4. 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及复习
1.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并了解字母O的发音。
引入本节课的故事情境Peppa正在筹备自己的生日派对。
并引导学生复习There be的句型,以及已学过的食品、饮料、水果等单词。
师生互相问候。
2.带领学生唱Letter O Song
询问当天日期,并引出Peppa Pig准备为即将来到的生日筹办派对的日记。
T: What date is
today?
T: Do you know
Peppa’s
birthday is
coming?
Do you want to
read her diary?
根据日记中的Supermarket一词引出话题复习过去所学的食物、饮料、水果等,并运用上一个单元所学的句型”There is … / There are…”来表述。
T: What is in the
supermarket?
1.师生互相问候。
2.跟唱Letter O Song
3.复习日期的表述,并读Peppa Pig的日记
Ss: Today is ...
Ss:Yes!
运用句型”There is … / There are…”和已学旧知单词,表达在超市中有可能出现的物品。
Ss: In the
supermarket,
there are ...
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
让学生对本课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和重点单词有初步感知。
让学生加深对本课重点句型及单词的印象,并能够认读;了解不可数名词的概念以及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从图片到对话文本,再到陈述性的文本,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介绍Peppa正在做购物清单,问家中成员想要买什么,并播放录音,并完成连线题,将人物头像和食物图片进行配对。
T: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finish the
matching game.
展示对话的文本,引出句型以及本课重点单词,用自然拼读法的方式单独呈现单词的拼写,渗透不可数名词的概念以及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3. 呈现表格,归纳各个人物想要买的物品以及原因,以文字的形式呈现。
T:What would
Daddy pig like?
T: Why?
......
4. 根据表格,将对话文本转换为陈述性的文本。
T: 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So Daddy pig
would...
1.看题,听录音,完成连线题。
看图,听录音,了解Peppa筹办生日派对的并询问他人想吃什么的过程。走入创设的课堂情境。感知不可数名词及可数名词单复数形式。
回想故事,将各个人物想买的物品以及原因填入表格中。
Ss: Daddy pig
would like
some fish and
meat.
Ss: They can make
us strong.
......
跟着老师的思路,将对话变成篇章。
T:He would like
Some meat.
They can
make us strong.
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
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进行发散性思维,运用本课句型表达。
2.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及单词。
3.培养学生的自信。
1.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组内的购物清单,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完成表格。
2.并引出到超市购物买单的场景作为故事的结尾。让学生表演超市购物的过程。
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超市购物的场景,作示范。
T: Hi boys and girls.
Can I help you?
T: What would you
like?
...
T: 50 yuan, please.
T: Here you are.
3. 让学生自行表演。
1.完成表格。
S1: What would you like?
S2: I’d like some...
S3: I’d like some...
S4: I’d like some...
看图片,听录音。
S1&2: Hello.
Yes, please.
S1: I’d like some...
S2: I’d like some...
...
S1&2: How much
are these? S1&2: Here you are.
3. 到台上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和倾听。
小结
巩固课堂所学。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意识。
提以下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用什么句型来询问他人喜好?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喜好?
2. 你知道哪些可以形容食物的词汇?
3. 本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食品名称?
他们的复数有规律吗?你是怎么记忆的?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食物是健康的,什么食物是不健康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
学生讨论并发言。
1. Ss: What would you like?
Ss: I’d like some...
2. S1: Yummy.
S2: Delicious.
S3: Healthy
S4: Unhealthy
......
S1: Tomato.
S2: Potato.
S3: Carrot.
......
S1: Carrot的复数后面直接加S, 因为萝卜一根根可以数,是可数名词。
S2: Fish和sheep一样是单复数不变的词。
S3: Tomato和potato长得很像肯定规则一样。而且他们也是一个个可以数的,肯定有复数形式。他们的最后一个字母是o,又都是有生命的东西,所以加es。
......
S1: Juice is healthy. Cola is unhealthy.
S2: Vegetables are healthy. Sweets are unhealthy.
......
S1: Eat more vegetables.
S2: Exercise more often.
作业布置
1. 跟读Listen and say和Look and learn录音三遍。
2. 根据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的表格,写一段五句话的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节
本节课以Peppa的朋友Rabbit, Dog, Cat, Sheep, Pedro收到Peppa的生日派对邀请函,要去商店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由此引出教材中Panda’s Glasses Shop的故事。在本节课依然以“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作为重点句型,让学生在不同于supermarket的语境中感受句型的运用。
教学内容:
Enjoy a story
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故事Panda’s Glasses Shop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
养成朋友间和谐友爱的意识,与朋友分享美好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
2.理解Magic glasses的意义
3.能够复述故事Panda’s Glasses Shop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及复习
1.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2.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并理解字母O的发音。
3.引入本节课的故事情境Peppa的好朋友们收到了生日派对的请柬,想为她准备生日礼物。
1.师生互相问候。
2.播放O song - Hooked on Phonics
介绍Peppa的好朋友们收到她的请柬,并正为她准备礼物的情境,引出各类商店,和对话文本:
Dog: There are many shops. Which shop would you like to go?
(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同样的问题,复习旧知和I’d like ...的句型)
Pedro: I think Peppa would like a pair of glasses.
Sheep: Great idea! Let’s go to the glasses shop.
从而引出Glasses shop。
1.师生互相问候
2.理解O的发音与拼读,并跟唱。
3.认真倾听故事情节,仔细观察故事场景,进入本课情境。
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
1.引出教材Enjoy a story 部分。
学生理解故事,在故事中体验本课句型在情境中的运用。
1.引出本课Enjoy a story部分Panda’s Glasses Shop
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s in Panda’s glasses shop? Let’s find out!
2.播放故事Flash,不带字幕,让学生对故事有整体的感知,完成排序题。
(由于本校没有资源集,联系金太阳负责人无果,无法获取Flash)
带着字幕再播放一遍Flash
T: Who is in the shop? What do they want? What do they get at last?
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齐读一遍文本。
5.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演出故事。并上台展示。
1.进入故事情境,对Panda’s Glasses Shop产生兴趣。
认真聆听故事。
带着问题再看一遍视频,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跟着录音读课文。
5.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
1.回到故事情境的主线,添加购物的情节,复习购物的用语。
2.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发散思维。
Peppa的朋友也想给Peppa买一副眼镜。
2.设置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的好朋友生日快到了…
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get for your best friend? Please discuss in group!
认真读故事,体会购物的情境。
2.小组内讨论。
小结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情感升华,让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以下问题:
What kind of glasses does the mouse and the elephant buy?
Why does they buy the magic glasses?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朋友,是不是送上最好的礼物就能够表达情谊了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S1: Magic glasses.
S2: The mouse’s glasses make things look small.
S3: The elephant’s glasses make things look big.
......
S1: They want to play together.
S2: The elephant is too big for the mouse.
......
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思考。
S1: 礼轻情意重。
S2:朋友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礼物不是最重要的。
S3:跟朋友分享,自己也很开心。
......
作业布置
复述Panda’s Glasses Shop的故事
Peppa会喜欢他们礼物吗?在Peppa的生日派对上会有哪些食物呢?请画出来,并用两句话形容一下吧!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节
Peppa在第一课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而她的好朋友们在第二课时准备了送给她的礼物,在本课时来到了Peppa家参加派对。在派对上有许多食物,他们
教学内容:
Culture Corner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和体验西餐和中餐的差异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
教学重难点:
1.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I’d like some...”
2.理解中西饮食差异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及复习
1.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并理解字母O的发音。并能够温习过去所学单词,和体会到O的其他发音。
3.复习本单元重点词句。
1.师生互相问候。
2.播放O song - Hooked on Phonics
问有哪些单词中含有o并以/?/为发音的
T: Do you know any words that have the letter “O” and sounds /?/?
T: What about the words you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 “Tomato and potato have two “O”s in them, do they sound like /?/? What about carrot?
3. 借食物的单词,引入At Peppa’s birthday party的话题。
T: Look! There are many delicious food at Peppa’s birthday party! What would you like?
师生互相问候。
跟唱歌曲,并感受字母O的发音。
学生思考找出过去学过的含有O的单词。
Ss: Dog. / Log./ Shop./ ...
认真观察ppt中的派对场景,进入情境。
S1: I’d like some...
S2: I’d like some...
S3: I’d like some...
......
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
拓展更多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温习过去学过的餐具名词,并通过连线,让学生初步感知各种食物的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根据派对上的食物问学生有没有别的想吃的东西,引出更多拓展的西方食品,以及东亚地区的食品。
根据这些食品,让学生给它们根据对应餐具分类。完成连线题。
T: What do we use to enjoy these food?
T: Yes, can you match them?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对个别组进行指导。
让学生感受中西饮食差异,引导学生找到其它差异,最后引出东亚食品类以及西方食品类。
T: Can you separate these food into two groups?

4.引导学生找到更多的办法来分类,比如酱汁、饮料。
T: Any other ways to categorize them?
(用ppt中不同的酱汁、饮料的图片提示学生)
认真观察,认真听,了解拓展的食物的发音及拼写。
完成连线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Ss:Fork! / Spoon!/ Knife!/...
体会中西饮食的差异,思考这些食物和饮食方式的差异与共性,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中”和“西”的分类。
4.判断ppt中的酱汁和饮料属于哪一方的饮食?发散思维,思考中西饮食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区别?
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
将本课内容生活化,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餐桌礼仪。
2.了解西式餐桌礼仪,了解西方文化。
3.培养学生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询问学生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桌礼仪。让学生加深中式餐桌礼仪的印象,并能够引出西式餐桌礼仪,与此形成明显对比。
T: Do you know any table manners in China or Eastern countries?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播放视频Table manners,让学生对西式餐桌礼仪有初步的了解。
在ppt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中西用餐礼仪的差异。
思考中式餐桌礼仪有哪些?小组讨论。
2.认真观看和聆听视频,了解西式餐桌礼仪。
3.回顾中式餐桌礼仪和视频中西式餐桌礼仪,进行总结归纳。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
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
提出以下问题:
Can you tell me some eastern food and western food?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人,如果你被邀请到Peppa的派对上享用西餐时应该使用哪一套餐桌礼仪呢?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发言:
S1: Sushi is eastern, pizza is western.
S2: The food we eat with chopsticks is eastern. The food we eat with fork and knife is western.
......
S1: We should follow western table manners.
S2: We shouldn’t put knife and fork in the plate. We should put them on the table.
S3: We shouldn’t talk loudly.
......
作业布置
体验一次西餐;
跟你的爸爸妈妈介绍西方饮食文化;
跟读、熟读本课3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