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一中2009-2010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必修5综合测试卷(含答案,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逊克一中2009-2010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必修5综合测试卷(含答案,题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4-30 2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逊克一中2009-2010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命题人:任秀辉 审核人:唐桂荣 设计时间________组长签字 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不等式≥0的解集是 ( )
A.[2,+∞] B.(-∞,1)∪[2,+∞)
C.(-∞,1) D.(-∞,1]∪[2,+∞)
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 ( )
A 11 B 12 C 13 D 不确定
3.在三角形ABC中,如果,那么A等于 ( )
A.   B.   C. D.
4、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
A B
C D
5、递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则欲使最大,则n=( )
A 10 B 7 C 9 D 7,8
6、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a-b值是 ( )
A、-10 B、-14 C、10 D、14
7、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B.
C. D.
8.已知点(3,1)和(-4,6)在直线 3x-2y+a=0的两侧,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A)a<-7,或 a>24 (B)a=7或 24 (C)-79、 ( )
A 0.1 B 0.3 C 0.6 D 0.9
10、某观察站与两灯塔、的距离分别为300米和500米,测得灯塔在观察站北偏东30,灯塔在观察站正西方向,则两灯塔、间的距离为 ( )
A. 500米 B. 600米 C. 700米 D. 800米
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当 (B)
(C) (D)
12.在上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
13、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____
14、不等式的解集___________
15、目标函数,变量满,则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16.两等差数列和,前项和分别为,且则等于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17、解下列不等式(每题4分)
(1)
(2)
18.(本小题满分8分)某厂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生产1t A产品,1t B产品分别需要的甲、乙原料数,可获得的利润数及该厂现有原料数如下表所示.问:在现有原料下,A、B产品应各生产多少才能使利润总额最大?列产品和原料关系表如下:
A产品(1t) B产品(1t) 总原料(t)
甲原料(t) 2 5 10
乙原料(t) 6 3 18
利润(万元) 4 3
19. (本小题满分8分)
在△ABC中,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且2cos(A+B)= 1.
(1)求角C的度数;(2)求c;(3)求△ABC的面积.
20. (本小题满分8分)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段汽车的车流量(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保留分数形式)
(2)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21.(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是与2的等差中项,等差数列中,,点在直线上.
(1)求数列的通项和;
(2)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逊克一中2009-2010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
命题人:任秀辉 审核人:唐桂荣 设计时间 组长签字 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不等式≥0的解集是 (B)
A.[2,+∞) B.(-∞,1)∪[2,+∞)
C.(-∞,1) D.(-∞,1]∪[2,+∞)
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C )
A 11 B 12 C 13 D 不确定
3.在三角形ABC中,如果,那么A等于 ( B )
A.   B.   C. D.
4、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C)
A B
C D
5、递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则欲使最大,则n=( D )
A 10 B 7 C 9 D 7,8
6、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a-b值是( A )
A、-10 B、-14 C、10 D、14
7、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B )
A. B.
C. D.
8.已知点(3,1)和(-4,6)在直线 3x-2y+a=0的两侧,则 a的取值范围是( C)
(A)a<-7,或 a>24 (B)a=7或 24 (C)-79、(D)
A 0.1 B 0.3 C 0.6 D 0.9
10、某观察站与两灯塔、的距离分别为300米和500米,测得灯塔在观察站北偏东30,灯塔在观察站正西方向,则两灯塔、间的距离为 ( C )
A. 500米 B. 600米 C. 700米 D. 800米
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当 (B)
(C) (D)
12.在上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D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
13、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 9 。
14、不等式的解集是
15、目标函数,变量满足,则最大值为12
16.两等差数列和,前项和分别为,且则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17、解下列不等式(每题4分)
(1)(2)
答案:(1)(2)
18.(本小题满分8分)某厂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生产1t A产品,1t B产品分别需要的甲、乙原料数,可获得的利润数及该厂现有原料数如下表所示.问:在现有原料下,A、B产品应各生产多少才能使利润总额最大?列产品和原料关系表如下:
A产品(1t) B产品(1t) 总原料(t)
甲原料(t) 2 5 10
乙原料(t) 6 3 18
利润(万元) 4 3
[解析]:设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xt,yt,其利润总额为z万元,
根据题意,可得约束条件为 ……3分
作出可行域如图: …4分
目标函数z=4x+3y,
作直线l0:4x+3y=0,再作一组平行于l0的直线l: 4x+3y =z, 当直线l经过P点时z=4x+3y取得最大值,
由,解得交点P …….6分
所以有
所以生产A产品2.5t,B产品1t时,总利润最大,为13万元.………8分
19. (本小题满分8分)在△ABC中,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且2cos(A+B)= 1.
(1)求角C的度数;(2)求c;(3)求△ABC的面积.
解:(1)∵2cos(A+B)=1,∴cosC=-.∴角C的度数为120°. 2分
(2)∵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a+b=2,ab=2,
c2=a2+b2-2abcosC=(a+b)2-2ab(cosC+1)=12-2=10. ∴c=. 6分
(3)S=absinC=. 8分
20. (本小题满分8分)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段汽车的车流量(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
(2)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Ⅰ)依题意, ……………2
…….4 分
(Ⅱ)由条件得整理得v2-89v+1600<0…………6分
即(v-25)(v-64)<0,解得25答:当v=40千米/小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约为千辆/小时.如果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大于25千米/小时且小于64千米/小时.………………………8 分
21.(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的前项和为,且是与2的等差中项, 中,,点在直线上.
(1)求数列的通项和;(2)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由得:;; 由;;;
由┅①得┅②;()
将两式相减得:;;()
所以:当时: ;故:;
又由:数列中,,点在直线上.
得:,且,所以:; (4分)
(3);利用错位相减法得:;(8分)
逊克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
高一数学四月月考答题卡
一、选择:(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每小题5分,共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17、解下列不等式(每题4分)
(1) (2)
18.(本小题满分8分)
19. (本小题满分8分)
20. (本小题满分8分)
21.(本小题满分8分)
得分
评分人
原料
产品
所需原料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原料
产品
所需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