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1.动物的行为方式:_____和______.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___,是受遗传控制的固定的行为,是一种低级的____。
3.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需经过____后才能获得,是需____参与的个体性行为。
4.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能运用__、__进行学习,并能以它们代替刺激,作出反应。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本能后天学习大脑皮层反射语言 文字课前复习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__
(A)老虎表演钻火圈 (B)海狮表演顶球
(C)小鸡觅食 (D)狗能听人的呼唤
(E)雄狮间争斗求偶 (F)孔雀开屏
(G)鹦鹉学舌 (H)鸟类筑巢 (I)母鸡孵蛋
(J)鱼的洄游 (K)鸟类的育雏行为
(M)老马识途 (N)老鼠避过捕鼠夹
(O)海狮顶球 (P)老鼠打洞
(Q)人吃酸梅流唾液
(R)听到别人讲“酸梅”流唾液
(S)看到“酸梅”两字就流唾液√×××××××××√√√√√√√√ 2.人的学习行为与动物的学习行为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答] (1)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
(2)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产生反应,而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北极狐沙漠狐3.5 体温的控制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
(2)鸟类、哺乳类动物,特别是人类,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称为恒温动物。恒温动物-89.2 ℃56.8 ℃ 你的体温是恒定不变吗?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思考测量体温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______下表是一个身体健康小明同一时刻测得的体温。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同一个部位不用时刻测得的体温就不变吗?直肠 口腔 腋窝不同的最接近内部小明测量的部位是口腔,测得的体温:讨论:从中得出什么结论?36.937.037.137.137.037.0人体的体温在不同时刻人体的体温是不同的,但相对恒定的,总维持在37 ℃左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正常人的恒定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正常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讨论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恒温动物则能摆脱环境的限制)体温恒定是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动物适应恶劣的环境;扩大了动物的生存空间。讨论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
体
产
热动态 平衡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几种器官在安静和运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你能根据上表的数据,用扇形图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
(P115活动)画一画安静时运动时安静时:主要是内脏产热;
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产热总结:产热量安静时:主要是内脏产热;
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产热总结: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产热呢?(2)精神活动,如一个胆小的人,走在没有他人的小路上,由于害怕,会全身发热,甚至出汗(3)进食也会影响产热,如你在吃饭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身上热起来(1)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你认为散热方式有哪些?说一说皮肤结构示意图产热的同时,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在炎热的夏天,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外界温度低于体温皮肤直接散热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温汗液蒸发散热散热总结: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_,散热量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说一说(1)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人中暑的原因。思考:(2)持续高烧39℃的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还维持平衡吗?中暑中暑(1)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2)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 严重时危及生命。 预防:1.出行躲避烈日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3.保持充足睡眠你认为什么环境易中暑?高温湿润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以及一系列的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温的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三、体温受脑控制 活动:根据书本P116图3-32,写出高温和低温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体温受脑控制皮肤热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高温环境下血温降低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血温增高体温受脑控制低温环境下高温环境下低温环境下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你会怎么去防暑降温?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 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知识拓展人体的体温除受到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
夏季可行的有 ( )
冬季可行的有 ( )
A、增减衣服 B、烤火 C、在树阴下 D、运动 E、吃冷饮 F、吹风扇 G、开空 调 H、晒太阳A C E F GA B D G H 小结:体温的控制一、体温的相对恒定及其意义产热散热运动时:以骨骼肌的产热为主安静时:以内脏产热为主汗液蒸发散热 (高温或运动时)皮肤直接散热 (常温或低温时)二、维持恒定体温的原因三、体温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平 衡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D1、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反馈练习 D2、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反馈练习 C反馈练习3、皮肤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内脏骨骼肌皮肤皮肤直接散热汗液蒸发散热汗液蒸发散热4、人体睡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其散热方式有 和 两种。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 。反馈练习脑干产热散热生命活动5、人体的体温在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 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反馈练习6.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血流量 ,皮肤的温度会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
(2)B图在 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 ,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则以 方式散热。舒张较高增多升高增加外界气温较低减少减少皮肤直接散热反馈练习例题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冻得“发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种情况是由骨骼肌颤抖造成的。骨骼肌的颤抖能使人的产热成倍增加,对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小结:1.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和人类体内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2.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是一个动态平衡 过程。
3.人体体温的调节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小结:体温的控制恒定的体温恒温动物维持恒定体温的意义测量体温的部位人的体温是一个温度范围产热与散热的平衡热量的产生热量的散失——皮肤散热产热与散热的失衡——中暑安静时产热——内脏直接散热汗液蒸发散热体温调节受脑控制体温调节机制人类行为运动时产热——骨骼肌